无忧保早报:无忧保积极推进个体社保的普及与宣传,扩大市场的布点与覆盖,竭尽全力提供最为优质和便捷的服务,让扫一扫三分钟在线缴社保成为解决现实民生问题的有效方式。
黄凤尽管只有50多岁,但因身患尿毒症和糖尿病,几乎每天都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苦于儿子不孝顺,病中的她有个想法,打算把自己的房子给别人,让对方给自己养老送终。近日,媒体刊登的这篇文章,引发网友对“以房养老”的热议。
2003年3月,时任中房集团总裁的孟晓苏首次提出《建立“反向抵押贷款”的寿险服务》的建议,也就是“倒按揭”,是西方发达国家专为“以房养老”设计的险种。2011年9月,全国政协举办“大力发展我国养老事业”提案办理会时,“以房养老”的提案再次引发外界关注,却又因无相应法律保障而陷入难解困局。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按计划“以房养老”政策将于2014年上半年试行推广。
尽管还未试行推广,近些年来,试探着“以房养老”的老人已不在少数。2008年,据《成都晚报》报道,成都一位退休教师周婆婆,虽有一双女儿但关系冷淡,在一起团聚的时间很少。孤单的她很想感受久违的家庭温暖,希望有家庭能容纳她安度晚年,养老送终之后,她可赠与对方一套49平方米的房子。
也难怪,“以房养老”虽然有点冷,却是一种很现实的选择。我国自2000年起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于“以房养老”,不少专家的观点也趋于一致:以房养老值得期待。理由有二:一是“4+2+1”的家庭模式已经出现于人们眼前,面对巨大的家庭压力,独生子女一代很难再稳妥地用自己的力量给老年人一个安详的晚年。二是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整个晚年的花费也在不断增大。而“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恰恰能改善“有房富人,现金穷人”的“中国穷老人”现状。
综观各种因素,“以房养老”一方面折射出一位老人在人生末段的无奈与辛酸,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社会相关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完善。尤其在当下,社会人口趋于老龄化,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另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城乡空巢老年人高达49.3%。空巢老年人因子女离家而产生的心理失调、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相当突出。而在这种情况下,多地公办养老院存在“一床难求”的局面。如何养老成为大众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
种种迹象表明,完善养老方式与保障体系已是当下解决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在日益增长的机构养老需求和公办养老院扩容难的双重挤压下,在做好公办养老机构管理的同时,亦要注重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对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培育扶持,并给予相应补贴。为确保民办养老机构规范发展,有效保障入住老人的合法权益,可实行全程视频监控。对院内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验收机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对入住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并强化对养老机构建筑设施安全问题的监管。与此同时,与社区携手,建立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贫困老人个人档案,通过开通服务专线、安装救助拉铃,构建起温情的养老服务网络。
无忧保的快速发展,是中国3亿无法正常缴纳社保劳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联网+人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