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安全“保护伞” 未雨绸缪解民忧——河北省廊坊市全力推进工伤保险工作纪实


????2016年9月,河北省廊坊市工伤保险业务全面实现网上申报。这标志着廊坊市工伤保险经办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廊坊市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地域特色明显、经济贡献较大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集群,工伤保险“安全网”的作用日益凸显。????“工伤保险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千万个企业的发展和千万个家庭的幸福。近年来,廊坊市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安全网’‘减震器’的服务保障作用。”廊坊市人社局局长张维真说。????力促广覆盖扩面提质顺民心????廊坊市自2004年7月1日开展工伤保险工作以来,经历了快速推进、扩面提质的发展历程。参保人数由最初的5万人,发展为2016年的45万人。工伤认定案件和劳动能力鉴定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工伤保险各项配套政策日趋完善,保障范围、保障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从2006年8月开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廊坊市用3年时间,大力推进农民工“平安计划”,把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就是保障他们身后家庭的幸福。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全力以赴地推进农民工参保,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张维真说,目前廊坊市农民工参保人数达17.6万人。????力促工伤保险的广覆盖,将未雨绸缪落到实处。这是近年来廊坊市推进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显著特征。????2006年7月,廊坊市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出台,让更多的工伤患者充分享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填补了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工伤保险政策的空白。目前,廊坊市已有5.5万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保,占参保总人数的13%。????2007年8月,廊坊市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出台。“廊坊市出台的建筑施工企业以项目参保、动态实名制管理的参保缴费办法,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廊坊市人社局副调研员王建国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业务经办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程度的大力提升,廊坊市工伤保险覆盖职业人群已达到45万人,先后共为31800余名工伤职工及供养亲属支付待遇4.5亿余元。????力求保权益破难提待应民意????1979年4月,廊坊市文安县供电局的职工张全在架设高压线过程中被高压电击伤,导致左臂截肢、双腿截肢。经廊坊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二级,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但由于种种原因,张全的工伤保险待遇并没有得到落实,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2010年,廊坊市解决“老工伤”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出台,迅速为张全落实了工伤保险待遇。如今,张全每月可领取3400元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生活有了保障。????“真的没想到,政府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张全说。????张全只是廊坊市“老工伤”政策众多受益人之一。2010年,廊坊市将“老工伤”纳入社会统筹工作顺利开展,全市共有649名国企“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老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护理费、旧伤复发医疗费等都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有效保障了“老工伤”人员利益,减轻了企业负担。????2010年,廊坊市作为河北省首批试点市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我们坚持‘高站位创新思路、高效率全面推进’的工作理念,严格执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六统一’,即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参保范围和对象、缴费基数和费率标准、基金财务管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标准、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系统,取得了积极成效。”廊坊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张玉柱说,推行市级统筹四年来,廊坊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加78%,基金征缴额增加300%,基金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2012年4月,廊坊市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实现市级社会化发放,工伤定期待遇8连增。供养人员定期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减轻了参保单位工作负担,调动了其参保积极性;消除了之前单位代发环节中可能存在延迟发放、不足额发放等风险,有效地维护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力保服务优创新规范解民忧????倾尽全力为参保企业和工伤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千方百计规范经办流程,创新经办手段。这是多年来廊坊市不断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工伤认定工作平均每天接待来人来访、电话咨询70多人次,工作量骤然增大,对认定工作提出新要求。”长期在工伤保险认定工作岗位工作的王殿光说,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廊坊市把“依法行政,及时准确”作为工作目标,通过规范操作、创新调查方法、召开案例分析会等完善各项程序,确保工伤认定及时合理。????2012年5月,廊坊市开通的工伤人员远程指纹认证系统,方便了工伤职工以及供养亲属进行资格认证。2014年10月起,同时推行工伤保险供养人员人脸识别系统。随着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开发使用,如今,供养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完成资格认证。????2014年,廊坊市开展了“工伤鉴定送下乡”行动,在文安县、大厂县加设站点,每月组织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深入基层一线,为工伤职工就近就地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对重症患者、行动不便或家庭条件困难的职工,专家进行上门服务。????“服务下基层,工伤鉴定更趋人性化,这是根本,亦是方向。”廊坊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科长王钧说。(王宝杰 张晓伟)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