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江西省九江市为劳动者编织工伤保险安全网侧记


????“真心感谢人社局的同志。你们耐心细致的讲解,为我的工伤申请提供了帮助。我虽然有伤在身,但心里感到暖洋洋的。”近日,民警刘明珠出院后为江西省九江市人社局送去感谢信时说。????刘明珠在执行公务时右脚跟粉碎性骨折。九江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得知后,及时告知其家属可申请工伤保险赔付,并一次性告知其准备的申请材料和办理流程。在刘明珠住院期间,人社局工作人员又多次打电话询问病情,告知其工伤办理进展,让她安心养伤。????近年来,九江市人社局始终把做好工伤保险工作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工伤保险参保、工伤认定、工伤预防及康复等方面开通便民“绿色通道”,为劳动者编织起了安全保障网。????部门联动开通参保登记“绿色通道”????今年以来,九江市加大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全市工业园区和建筑业两大重点领域基本上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该局将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一方面深入企业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并讲解政策,依托基层人社平台,开展工伤保险政策咨询;另一方面,组织工伤保险政策微信竞赛活动。与此同时,他们主动将工伤保险参保业务前置到服务窗口,开通科室和窗口双向服务“绿色通道”。????为使建筑业参保落到实处,去年7月,九江市成立了由市人社局牵头,市建设规划局、安监局和总工会为成员的建筑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协调小组,制定了《九江市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办法有效解决了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参保模式不够灵活、劳动关系确认难导致工伤保险待遇落实难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了建筑业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九江市人社局负责人说。????“我们要求建设工程在开工前,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缴费手续,一次性缴纳工伤保险费。对于没有提交参保证明和缴费发票的建设项目,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对不依法依规参加工伤保险的在建项目,不予项目验收。这样可以从制度上督导建筑行业参保。”九江市人社局负责人说。????规范认定开通待遇支付“绿色通道”????为确保工伤认定的准确性,九江市人社部门一方面规范和完善认定程序,完成了与“多险合一”系统联网,实现了人社内部工伤认定、鉴定结论的可查询;另一方面加强对县区工伤认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开通了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绿色通道”。????今年4月,该局利用两周时间,上门指导全市15个区县的工伤认定工作,对从去年8月工伤认定权限下放后,各区县已做出的1148例工伤认定材料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伤认定水平。????“以前要市县来回跑,现在只要在县里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了,省事多了!”民工陈为民对九江市工伤认定权限下放这项便民好政策竖起大拇指。为了确保农民工在遭遇工伤时能得到及时救助和赔付,2015年8月,九江市人社局将工伤认定权限下放到各区县,将过去的每两个月鉴定一次,改为每月鉴定两次。????为做好建筑企业按项目参保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工作,九江市明确规定了建筑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已参保的向参保地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未参保的向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地人社局申报工伤;工伤职工工资明确的,按《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支付待遇;工资不明确的,按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发相应待遇。????不断创新开通预防康复“绿色通道”????为从源头上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九江市积极推进工伤预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出台了《九江市工伤预防方案》《关于做好工伤保险参保单位职业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九江市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今年5月,九江市人社局深入各单位指导职业病摸底工作,梳理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环境、接触人群及防控措施;建立职业病风险防范机制,督促各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接触人群入职、年度、半年专业体检制度,建立职业病接触人群健康档案。????今年6月,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伤保险定点医疗、康复机构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大了对工伤保险定点医疗康复机构和参保单位职业病防控监管力度。他们建立了工伤职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督促各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将需要康复的工伤职工转往市中医院工伤康复中心,对于不按规定转接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康复费不予报销。????为确保基金安全,九江市人社局规范工伤职工的病历资料管理。“我们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提供完整的病历资料,对于门诊未住院的,提供门诊病历和疾病诊断证明;住院未出院的,提供入院记录和疾病诊断证明书;住院并已出院的,提供出院小结和疾病证明书。所有病历必须加盖医院公章,一旦发现病历造假,将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取消定点资格。”该局负责人说。????今年8月15日,九江市正式启动工伤预防试点工作,建立了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多层次的工伤保险体系,开通了工伤保险预防康复“绿色通道”。他们根据行业类别,选定了参保的九江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等3家参保单位作为工伤预防试点单位,探索经验,以便进一步在全市推广。(饶婷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