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参保
安徽省:细化措施 助力参保


近年来,安徽省人社厅主动作为,创新工伤保险经办服务,成绩可圈可点。截至今年2月底,该省建筑业按用人单位参保8329家,参保人数17.24万人;参保项目4674个,参保人数105.36万人。其中,新建项目938个,参保人数12.75万人;在建项目3736个,参保人数92.61万人。 据安徽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处长孙立群介绍,他们在开展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方面,注重抓细节。 首先,细化政策,实行八个一。一是实行一紧一松,完善参保方式。二是着眼一收一支,明确缴费比例。三是抓住一头一尾, 严格行政审批。四是依靠一内一外,健全劳动关系确认机制。 其次,细化问题导向,破解工作难题。在建项目缴费基数的确认,是推进在建项目参保的一个难题,为此,安徽省采取委托具有评估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核定在建项目剩余造价,或者以剩余工期折算剩余造价的方式,确定缴费基数,经当地住建和人社部门确认后执行。同时,他们落实动态实名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实名制参保,并且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报备和更新花名册;也可采取事后补报方式,参保时不报送花名册,若发生工伤事故,他们联合住建、安监等部门开展事故调查,予以确认。 另外,该省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平台、政风行风热线、广播电视报刊,将全省12333热线铃声设置成工伤保险宣传活动用语,广泛宣传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和重要意义。各地通过印发建筑业参保手册、办事流程、致农民工一封信等形式,宣传工伤保险政策;联合4部门组成宣讲组,深入企业和建筑工地开展实地宣传,提高了政策知晓度。 最后,细化经办服务,体现高效便捷。针对建设项目周期短、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安徽省人社厅指导各地建立 “同舟计划”参保数据库,内容包括:建筑业参保登记、基金征缴、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支付等,实行专项统计、专项管理。 针对建设项目劳资管理人员少且用工量大等特点,他们实行政务公开,优化办事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事故快报和工伤快速认定机制,优先安排劳动能力鉴定。各地在政务服务大厅开设建筑业参保经办窗口,实行参保登记、缴费、受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补偿 “一站式”服务,方便建筑企业参保和职工维权。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