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开展工伤预防工作
世间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国家虽然有工伤保险法为广大职工作为法律保障,但是制度条文只能起到规范作用和评判标准。只有预见性的制定工作计划,才能把风险降低为零。近日,海南省为此专门开展专项工伤预防工作,具体实施情况如下所示;
海南省政府通过人社局等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对海南省工伤保险条例进行新的细致解读。
工伤预防工作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只有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该项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1994年开始,海南省社保部门就多次与安监部门联动,对工伤事故多发企业开展检查,组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单位进行整改,把工伤预防融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海南省社保部门与多部门形成紧密工作联系,如安监和疾控部门提供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检测企业的名单,社保部门根据名单开展排查,进一步确定检测及体检的对象范围,并将检测与体检的结果反馈给卫生、安监和疾控等部门。
1994年,《海南经济特区城镇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应当与工伤预防及康复相结合,工伤预防费用按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总额的2%在工伤保险基金中列支。2005年,海南省人社厅与财政厅公布了《工伤预防职业康复费用管理办法》,对工伤预防工作内容和职业康复费用的支出范围作出具体规定,明确由社保经办机构按不超过基金上年度收支结余的20%提出工伤预防支出计划。2012年,为进一步加强工伤预防工作,海南省政府决定扩大工伤预防经费提取比例,规定工伤预防康复费用由社保经办机构在基金上年度收入的15%范围内提取。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今,该省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累计提取工伤预防康复费用7800多万元。
职业体检合格员工将得到工伤保险法的保障
刚刚参加完体检的海口港集团公司参保职工罗斯三被发现噪音性听力减弱。值得欣慰的是,医生告知他,由于发现的早,脱离噪音环境一段时间后,他的听力就会得到恢复。小罗参加的是当地社保局免费为他所在企业组织的职业健康普查。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职业健康体检应定期进行。海南省社保部门调研发现,不少老企业和许多微小企业因经济等原因,难以落实职业健康体检。自2001年起,海南省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经费,对参保单位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职工,开展职业病健康普查。他们根据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确定体检项目,每年分析被检单位的体检情况,提出职业病防治整体评价和整改建议。截至2015年底,该省已对近30万名参保职工进行了职业病健康普查,发现4200多名职工存在多种不同程度的疾病,其中1780名职工有职业病疑似病例的征兆。一批职业病危险人群得到了早发现、早治疗,或调换工种。
2005年,在职业病健康普查的基础上,海南省社保部门联合安监和疾控部门开始利用工伤保险基金,对参保企业进行作业场所职业病因素检测。2008年至2015年期间,海南省先后为200多家企业开展这一检测。海南云海民爆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该工伤预防项目的受益企业。该企业在参加职业健康普查时,发现8名一线职工视力严重下降,随即申请参加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检测,结果发现企业作业场所挥发性有毒气体超标。企业根据社保部门的建议,改造了生产环境,升级了生产工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大大减弱,职工健康得到保障。
宣传培训通过费率杠杆来推动
1994年,海南省的工伤保险制度就明确规定,参保单位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机制。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后,海南省明确规定,根据用人单位工伤发生频率、工伤保险费使用和安全生产情况,实行浮动费率,促进用人单位工伤预防和安全生产工作。海南省每年公示企业工伤发生情况和费率浮动结果,提高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工作的主动性。海南港航控股集团在2012年工伤保险费率浮动提高后,加强了安全生产教育和防护设施投入。一年后,该集团工伤发生率下降,工伤保险费率下浮,企业减少人工成本50多万元。该企业负责人感叹道:“企业抓好工伤预防,不仅能保证企业顺利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凝聚了职工对企业的信心,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工伤保险知识普及的重要性,相信小编在这不说,大家也能够体会的到。那么政府对工伤保险条例的解读,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平时,多了解一些工伤培训的知识,才会在关键的时刻发挥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