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科学制定标准 保障职工权益

2018-06-17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 近日, 人社部就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 》向社会征求意见。 请问该标准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相关负责人: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 是职工享受社会保险相关待遇的依据, 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2002年, 原劳动保障部发布了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 》 。 随着我国社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及全民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02标准》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非因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需要。2015年1月, 人社部工伤保险司在完成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鉴定》 标准的修订后,为更好地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随即启动了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制定工作。

: 《16标准》 制定的原则有哪些?

相关负责人: 一是注意了 《16标准》和 《02标准》 的衔接。 本次制定保留了 《02标准》 的体例和框架, 在条款的表述上也尽量与 《02标准》 衔接, 在一些各地争议较大, 不能取得一致的个别条款上,进行有序过渡, 避免因过大变动而造成社会各有关层面在认识和操作上的不适应。

二是 《16标准》 反映了当前较新的医学诊疗水平。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 医疗技术水平发展日新月异, 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疾病谱变化也相当显著。 最典型的是, 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 心血管科的介入治疗技术日益成熟, 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的病人成倍增长, 对接受冠脉支架植入后病人的病情评估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三是 《16标准》 尽量使用量化指标, 保证鉴定的可操作性。 标准的可操作性, 最关键的是应尽量对评定对象进行量化评估, 如不适合量化的情形则应设定判定基准以规范操作。 本次标准制定借鉴了14版工伤标准修订的经验和良好基础, 在 判定基准 中增加了关节功能障碍判定基准, 听力损失判定基准等。

: 比较 《02标准》, 《16标准》 对一些疾病患者的鉴定标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请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相关负责人: 比较 《02标准》,《16标准》 确实对一些疾病患者的鉴定标准进行了调整,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恶性肿瘤患者。 《02标准》 规定, 各种恶性肿瘤不能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后有复发 者才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这个提法对于恶性程度较高或肿瘤分期达到中晚期的肿瘤病人来说显得难以接受, 各地对此条款也提出修改意见。 恶性肿瘤发病率高, 占鉴定申请人群比例较高。 从医学专业角度来看, 恶性肿瘤的类型繁多, 不同组织来源、 不同病理分型的肿瘤预后大相径庭。 我们在制定相关标准时尽量做到宽严适度, 既要体现标准的科学性, 同时也要照顾到操作层面的可执行性。

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中, 按照恶性肿瘤危险程度, 规定 肝、 胆、胰腺、 食道 等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患者经确诊, 即可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肺癌患者除原位癌外, 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消化道、 乳腺、 泌尿、 妇科、 五官科等系统的恶性肿瘤患者分期为二期以上的,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甲状腺癌、皮肤基底细胞癌以及肿瘤分期不能确定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有转移或复发的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除符合完全丧失劳动力能力条件的其它恶性肿瘤类型的患者, 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二是关于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病患者。 《16标准》 中关于神经系统疾患的条款基本与 《02标准》 一致。 癫痫病患者鉴定始终是鉴定中的难点问题。 这是由于癫痫病情的程度目前缺少可信度高的度量办法。 《16标准》 中规定, 癫痫重度且继发或并发中度智能障碍或精神障碍者 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癫痫重度患者, 一年以上系统用药情况下仍有大发作, 每月一次或一次以上 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这样就明确了系统治疗及用药情况要求。

三是关于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患者。 劳动能力鉴定原则上以器官的功能情况作为衡量标准。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鉴定标准制定中, 除以心功能情况为衡量指标的条款外, 对冠心病患者则为其单独制定了条款。 这是因为,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不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而其中一部分危险程度较大; 冠心病患者占心血管疾病鉴定人群的80%以上。 对这类疾患制定一条较具针对性的评定标准, 能较好地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 经心血管科专家的多次讨论, 《16标准》 最终确定主要以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和心绞痛及心肌缺血程度作为评定的考量指标。 因 胸、 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患者发生率较低, 而危险程度较高, 故归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一类。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制定是一项科学性、 技术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 我们在编制工作中, 得到了专家工作组所有专家和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 尽管如此, 仍难免有疏漏不足之处, 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职工权益职工权益职工权益职工权益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