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建强基层人社队伍 夯实民生保障基础

2018-06-21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的民生诉求不断变化,现有的基层人社工作体制,机制和队伍服务能力能否适应发展形势的新要求,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围绕湖南省桃源县的乡、镇和社区目前人社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县级基层人社队伍工作现状

1、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杂。一是工作涉及面广。据统计,90%以上的乡、镇和社区人社干部承担着就业、保险、维权等10多项日常工作.并且70%以上的还兼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包村联点工作。二是服务对象多。目前,就桃源县而言,该县是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也是一个拥有人口密集,大部分乡镇在偏远山区,在39个乡镇26个社区中全县共有各类人社服务对象53.4万人,基层人社干部平均每天接待或上访的服务对象人数在10人以上。三是工作要求细化。人社工作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和基本生活保障。每一个项目的落实、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每一个数据的上报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分毫不差。而且随着数字人社的推进。群众需求的多元化,基层人社服务内容也越来越细。程序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

2、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一是肩负就业群体的责任。社会群体就业是中央惠人社政策的最大体现。尤其是在针对下岗职工、农民返乡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人社干部责任更重。二是肩负涉军维稳的责任。涉军群体是人社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目前,该县现有退役军人近13000人,人社部门作为他们的娘家,有义务、有责任处理好涉军信访工作.从稳控包保。到接访息访,到问题化解.最终都要落脚到基层人社干部身上。三是肩负社会五大保险资金安全的责任。社会五大保险资金是国家用于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基本生活的专项资金,是保命钱,是高压线,其管理和使用容不得半点疏漏,必须做到专款专用。而保证社会五大保险资金安全的关键和重点就在基层人社。

3、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层人社干部常年战斗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一线,缓基层之急,解群众之难,承服务之重,岗位关键,作用重要。一是突发事件的救火员。基层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无论天灾,还是人祸,基层人社干部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和安置工作。特别是农村新农保的全面启动,工伤保险中的因祸受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二是群众工作的万金油。凡是涉及到基层群众的民生诉求、困难群体的救助需求、特殊群体的利益要求,基本上通过人社服务来解决,通过基层人社干部来落实,其承担了乡、镇和社区80%以上的群众工作任务量。三是公共服务的志愿者。在社会服务体制还不健全,公益型服务组织数量不多的现实情况下,基层公益活动.大多靠人社干部来组织和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层人社干部就是官方的志愿者。

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隐忧

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该县的县级乡、镇和社区基层人社队伍建设状况令人堪忧,若不妥善解决好。必将影响到人社工作任务在基层的落实,必将影响到中央各项惠人社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必将影响到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1.机构设置不科学,工作职能有所弱化。目前。人社机构设置比较混乱。特别是在今年的乡、镇和社区机构改革中,有的劳动保障站与乡民政事务合并,称乡镇社会事务站;有的作为乡镇政府的一个办公室存在,位置模糊,处境尴尬。

2.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力量有所弱化。从调研情况来看,乡、镇和社区普遍存在人社干部编制少,兼职多,工作疲于应付的现象。桃源县目前的乡、镇和社区人社工作人员编制都在乡镇政府归划中,在岗工作人员每个乡、镇和社区只有1人,其中兼职甚多。与《湖南省十二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乡镇按照每万人口配备1名人社干部要求相比,该县配备比例与人社服务对象数量相比,每个基层人社干部服务对象近2000人,力量明显不够。

3。措施保障不力,工作环境有所弱化。一是办公条件较差,桃源县近年来通过建设平台大多数乡镇都设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但是有三分之一的乡镇和社区人社机构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大多数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资金发放、信访接待、档案放置等,各项工作混在一起,不利于工作开展。二是工作经费保障不力。目前,全县乡、镇和社区人社机构有办公经费预算的,只有极少数乡镇经费在1-3万元不等。其他地方都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三是人社干部待遇不高。人社队伍出路不畅,有的乡镇人社干部从事基层人社工作20多年.临近退休还没有解决行政级别。

4.队伍结构不优,服务能力有所弱化。一是年龄结构老化。目前,基层人社队伍中。年龄50岁及以上的占了35%,36岁至50岁的占了57%,工作入员年龄偏大。二是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目前,县级的乡镇和社区基层人社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凭的仅占54%.而且大多数为在职文凭。约40%的基层人社干部不懂电脑操作,不利于人社工作信息化、数字化的推进。三是工作积性有所滑坡。人社工作难度大、地位低、待遇差,少数基层人社干部出现情绪波动,工作热情有所减退。尤其是在机构改革中,人社工作定位模糊,大大挫伤了人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主要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缺位。部分领导干部,尤其是个别乡、镇和社区的主要领导,没有把人社工作放在民生大计上来考虑。没有从社会建设上来规划,认为人社工作仅仅是发发钱、打打卡,对人社工作了解不全面,认识不深刻。特别是在人社工作经费问题上,大多数认为人社资金多,无需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存在人社资金可用于工作经费的认识误区,往往在经费预算上,给予人社工作经费打折扣。

2、管理体制掣肘。人社工作机构人事权都在所属乡、镇和社区,县人社局对其没有管理权,导致基层人社干部更换频繁,流动性大,稳定性差。机构改革后,多数乡、镇和社区人社机构没有独立性,职能难以发挥,人社部门政令不畅,安排工作不能确保按要求完成。

3、政策支撑乏力。在基层人社队伍建设方面,除1995年人社部有专门文件外,各级基本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和政策。近些年,虽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讲话中体现了人社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但未能形成政策依据,往往得不到落实。

4、工作机制缺失。一是没有建立针对基层人社工作考核机制,人社工作考核在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管理中比重过低,起不到督促和检验作用。二是没有建立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在人社对象基础信息上,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大大增加了基层人社工作难度。三是没有针对人社队伍的激励机制,基层缺乏活力。

四、加强县级基层人社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从机构设置上入手,强化工作职能。一要单独设立乡、镇和社区人社机构,按每万人口配备1名人社干部要求足额配备编制和人员。做到人社工作有机构、有牌子、有编制、有人员。二要进一步理顺人社工作管理体制,探索推行县人社局对乡、镇和社区人社干部的收编直管,以此保证人社队伍的稳定性和轻作的系统性、连贯性。三要将人社工作队伍下沉,大力加强村级人社联络员、信息员和社区人社队伍建设,形成基层人社干部队伍的有益补充。

2.从政策支持上着力,提高工作地位。要着力提高人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考核中的比重,提升对以民生为重点的基层人社工作关注度。建议由县委政研室牵头,联合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研究出台符合县级实际、适应发展要求的关于加强基层人社队伍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并抓好落实。

3、从基础保障上加强,改善工作环境。一要着力改善基层人社机构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办公、交通设备。结合乡镇政务中心建设,设立基层人社服务窗口,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单独设立人社服务中心。二要安排专项工作经费。按人社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人社工作经费按上年度上级下拨人社资金总量的1-2%,按县级乡、镇和社区左右落实足额保障人社工作经费。从乡、镇和社区人社工作经费中解决,以此减轻乡、镇和社区)的财政压力。三要开展经常性基层人社干部培训。重点加强人社政策宣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基层人社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4、从激励机制上创新,提升队伍活力。拓宽干部入口,真正把有能力、肯干事、讲奉献的干部安排到人社岗位上。使基层人社队伍始终保持不竭动力和活力。同时,大力疏通干部出口,提拔重用基层人社干部,还可借鉴计生、综治等部门的模式,凡从事乡、镇和社区人社工作10年以上的干部给予解决副科级待遇。注重培育和推介基层人社干部典型.反映人社干部为民奉献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让群众在强烈情感对人社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人社民生保障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