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近年来,湖北省保康县工伤事故频发且逐年递增,工伤保险为工伤职工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保障。自2011年11月1日起,该县工伤、医疗、生育保险实行了襄阳市五统一的运作模式,如果发生工伤事故,职工可通过工伤保险能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及职业康复,减轻了用人单位和个人工伤负担,维护了社会稳定。但由于2011年工亡待遇大幅调整,以及工伤认定范围的扩大,加之工伤事故频频发生,少数用工单位只考虑自身利益,不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这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还严重影响了该县经济发展和工伤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结合该县实际,现将该县近年来工伤事故引发的思考分析如下:一、现状截至2014年10月底,保康县工伤保险参保单位达433家,参保人数20352人。其中事业单位47家、参保人数5052人,企业单位386家,参保人数15300人,其中农民工7696人。2014年1月至10月,工伤保险基金征收569万元,基金支出521万元,结余48万元。据统计,保康县工伤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高,工伤认定工作量也逐年递增,2010年46件,2011年64件,2012年79件,2013年90件,2014年截至10月86件。从近年来该县工伤事故发生情况看,工矿企业工伤事故发生人数约占工伤事故总人数的85%。现企事业单位工伤事故在逐年递增,工亡人数、职业病患者不断增长,自2011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实施后,又进一步了扩大了工伤认定的范围,现在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提高到54万元,这将是该县今后工伤保险工作正常运转的一大难题。二、存在的问题1、用工主体不明,投诉无门,工伤待遇无法得到解决。社区的工作人员,这部分人员是自治组织,既不是政府编的工作人员,也不是企业的工作人员,但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待遇是由政府部门发放。如果出现工伤事故,就会因用工主体不明,投诉无门,相应的工伤待遇无法得到解决。走访调查中,城关镇社区工作人员张某,54岁,他说岁数大了,工作时一定要小心,若出个伤势社区管不了,还不知找谁讨药费,只会给孩子增加负担。2、短期的劳动者,频繁更换单位,许多人不愿意参保。建筑施工、服务行业以及个体工商业主雇用短期的劳动者,这部分劳动者还排除在工伤保险保障体系之外。还有部分劳动者,因为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约束十分明显,很多情况下只根据岗位需求或自身经济、体力状况频繁更换单位或岗位,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参保。建筑工人周某,46岁,他说长期从事房屋建筑和装修工作,这家做完到那家,都是做的点工或包工活,换的地方多,自己只是参加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根本没考虑工伤保险。3、用人单位只申报不缴费或欠费,工伤待遇不能及时落实。部分用工单位只为部分职工参保,采取选择性参保方式,有部分单位存在只申报不缴费、欠费等系列问题。而个人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大多数是企业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出现伤亡事故企业想尽办法逃避责任,造成日后工伤认定事故调查带来许多麻烦。某企业农民工胡某,2011年4月17日进入保康县马桥矿山企业从事井下爆破工作。2012年6月9日,胡某经襄阳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诊断结果为尘肺观察对象,又于2013年6月15日被襄阳市职业病防治院确诊为尘肺壹期。该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胡某于2013年12月9日向人社局提出申请,胡某经襄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七级伤残,该单位不愿支付其工伤待遇,故意拖延时间,现已进入诉讼程序。4、自保、互保安全防范意识差造成工伤。调查统计,有85%以上的工伤事故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而这些事故大多数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用工单位安全监督管理也不到位,则频繁发生。张某在保康县尧治河桥沟矿业有限公司施家沟隧道从事勤杂工作。2014年5月31日凌晨1时10分许,张某和扒渣机操作工郭某、大车司机曾某进入该公司2#隧道右硐出渣。当日凌晨3时许,出完第四车渣后,扒渣机操作工郭某倒车,张某在扒渣机旁捡线,因扒渣机车身过大,在倒的过程中,不慎将张某挤倒在扒渣机卷线盘后面,导致鼻、口出血而死亡。5、少数用人单位和职工联合骗取工伤保险基金,违反《工伤保险条例》。个别单位存在诸多人为因素,或隐瞒不报或不据实申报,使工伤认定存在困难。特别是工伤调查取证难度更大,单位及职工不能提供有效依据,伪造证明材料。如该县某林站于2014年3月10日,向人社局提出靳某的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人社局于同日依法受理,作出了受理受理通知书。经调查核实,该林站职工靳某在2014年2月12日下午,下乡后,返回到单位驻地宿舍楼休息。当晚21时许,靳某在同事家聊天时,宿舍楼停电,靳某从同事家出来准备二楼宿舍,在下楼梯台阶时,因楼道较暗,脚下踩滑摔倒,导致其右膝受伤。次日上午转县人民医院救治,经诊断为右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20天。提供的所有证明材料均为虚假工伤认定申请材料,人社局于2014年5月1日作出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三、对策与建议1、强化宣传,提高劳动者参保认识。保康县是磷矿产资源丰富,磷矿采掘业是安全事故高发行业,也是农民工较集中行业,优先解决好磷矿开采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保障农民工生命安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是事关该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大事。工伤保险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通过新闻媒体、知识讲座、问题解答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工伤保险工作,将该县事业、建筑、服务、工矿、社区等行业职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之内。2、强化扩面,确保工伤保险全覆盖。必须采取人社、安监、地税等部门联动,以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个体工商业主为重点扩面对象,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用人单位职工应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范围,确保应保尽保,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3、强化执法,确保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人员平时要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要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严肃查处。强化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应急救援措施和资源保障体系,以确保职工一旦发生工伤亡事故时,能够快速反应,及时救治,情节恶劣的要追究企业当事人的法律责任。4、强化管理,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做好工伤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就是预防,用人单位工伤预防工作做得越好,工伤的发生率就越低,康复和补偿的任务就越小。人社、安监、卫生部门要实行部门整体联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安监、卫生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用人单位防护用品和工作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并督办到位。对检查监管不到位的,应严惩;对执行好的单位和个人,加以奖励。还要进一步强化劳动者的安全培训制度,加大岗前的培训力度,要做到持证上岗,杜绝违章操作,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5、加强管理,严防工伤保险基金的流失。确保工伤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合理缴纳、支付,是维护职工和缴费单位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工伤职工医疗以及基本生活的根本要求,所以对于管好用好基金尤为重要,对容易流失基金的环节要及时予以堵塞。建立应参保职工数据库,以防止企业瞒报、少报、冒领现象的发生;要对用工单位进行调查摸底,防止其瞒报工伤日期;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必须与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建立起良好维权监督机制。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