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助更多工伤职工回归社会

2018-06-24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看着病床上逐渐伤愈的父亲, 吴辉铭在欣喜的同时, 心中也有担忧: 父亲才50岁出头, 往后的日子长着呢,怎么办?

这样的担忧困扰着很多工伤职工及其家属。 如何为走下病床的吴瑞军们提供优质的医疗康复、 职业康复等服务, 帮助他们恢复生活、 劳动能力, 从而重返家庭、 社会甚至工作岗位, 是摆在社会各界尤其是人社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用

工伤职工恢复健康

减工伤保险基金压力

不久前, 在湖北省襄阳市见到了试飞员蔡文新。他看上去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4年前的蔡文新, 却是另一幅模样。 一次飞机坠毁事故, 让蔡文新髌骨骨折、 半月板损伤。 经过长时间医治后, 疼痛减轻了, 但无法弯曲的膝盖使他不得不走起了左腿支撑、右腿画弧的 圆规步。

治疗结束, 蔡文新来到襄阳市鄂西北工伤康复中心。 经过4次共8个月的康复治疗后, 他的膝盖听话了, 圆规步 也不见了。 康复期结束, 蔡文新返回原单位工作。 后来, 他和相恋多年的女友走进了婚姻殿堂,如今已当上了爸爸。

发生在蔡文新身上的变化, 彰显了工伤康复对工伤职工的巨大作用。

在工伤康复机构, 服务人员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 通过医疗、 心理、 职业等多种康复服务, 减轻工伤职工的痛苦, 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功能。 对有康复价值的工伤职工来说, 接受工伤康复治疗,意味着将来或许能够独立生活, 恢复学习和工作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不仅如此, 工伤康复对科学鉴定工伤等级、 保障工伤保险基金安全,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一项统计显示, 通过工伤康复, 苏州市98.63%的工伤职工改善或恢复了身体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明显提升, 其中不少人返回工作岗位。 进入工伤康复治疗的工伤职工, 康复后伤残等级平均下降0.76级, 减少了医疗费用支出, 大大减轻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压力。

现状

康复机构、 人员不够用

场地、 设备等问题较多

遗憾的是, 受制于客观条件,并非所有工伤职工都能像蔡文新一样接受工伤康复治疗。

据统计, 我国现有工伤康复医院300多家, 床位5万多张, 专业工作人员近4万人。 与这样的 供应相对应的,则是更多的 需求我国每年新增工伤职工100多万名, 其中有康复条件的约30万人,加上旧伤复发者, 全国每年需要康复的工伤职工超过40万人。

供方的不给力,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近年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乔庆梅曾在多家工伤康复定点机构调研, 发现虽有不少机构硬件设施完善, 工作人员业务精湛,但也有一些机构的条件不甚理想。 有的机构设备简陋,人员服务水平有限。 工伤职工要想锻炼手指功能,要么拿扳手, 要么在老旧的计算机前练习打字。

鄂西北工伤康复中心就存在不少困难。虽然中心近年来先后投入700多万元用于改造场地、 购置设备、培养和引进人才,但场地狭小、设备陈旧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些先进的康复设备, 比如等速训练仪、步态分析仪,我们这儿都没有。影响康复疗效不说, 部分重度伤残职工的康复工作都无法开展。鄂西北工伤康复中心负责人、 襄阳市职业病防治院院长助理黎新平介绍。

对策

将更多基金用于康复

购买服务建康复网络

在乔庆梅看来, 要推动问题解决,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社会对工伤康复工作的重视必不可少, 更关键的是增加资金投入。

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工伤康复费用在工伤保险基金支出中的比重,将更多的基金用在康复上,从而解决目前机构数量较少、专业人员短缺以及设备简陋等问题。乔庆梅说。

乔庆梅认为, 各地应在此基础上,完善康复流程, 真正实现先康复后鉴定、 先康复后补偿。 同时,积极开展工伤康复早期介入, 使工伤职工能够在第一时间转入医疗机构接受工伤康复治疗。 在康复的过程中,应坚持医疗康复、 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3方面内容齐头并进。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工伤保险室主任张军,则强调了康复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在她看来, 工伤康复的场所不应局限于那些专业机构,政府还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社区康复资源纳入其中,让轻度工伤患者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 从而使供需矛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

长期从事工伤康复研究工作的张军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 我国工伤康复服务能够尽快达到英德等国水平,使更多工伤患者身体得以康复,精神得到提振, 回归社会、 融入家庭、重新上岗。

吴辉铭也有一个愿望: 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走出医院后能得到科学的康复治疗,恢复健康, 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工伤社会工伤职工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