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针对当前社会保险费征收中出现的矛盾,湖北省当阳市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年度申报核定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往年社保年度申报,以审核单位提供工资报表、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为主,在时间紧、任务重情况下,单一依靠申报核定股工作人员很难区分材料真假,也难以杜绝参保单位少报、漏报、瞒报缴费人数和缴费工资基数现象的发生。在2014年的申报核定工作中,该市将社会保险稽核工作主动前移,变被动稽核为主动稽核,改事后稽核为事中、事前稽核,将申报核定与社会保险稽核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申报核定和稽核联动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设置事前稽核的基准线
针对以往参保企业在年度申报时编造假财务报表、假工资表造成低基数申报五项社会保险费的情况,结合用工企业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该市制定了事前稽核的基准线。即:凡是人均缴费基数低于宜昌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0%的参保企业,均由稽核部门主动上门核查。申报情况与稽核结果一致,进入核定程序;少报、漏报、瞒报缴费人数、缴费工资基数的,整改后重新申报。2014年度事前稽核163家参保企业,通过自我施压,主动出击,设置申报基数基准线等措施,确保了社会保险费应核尽核,有力地提高了社会保险申报核定工作的质量。
2013年度,参保企业基数按60%申报116家,占参保企业26%; 2014年度,按60%申报51家,占参保企业12%。
2013年度,参保企业人均缴费基数1905元,占社平工资的80%;2014年度,参保企业人均缴费基数提高到2440元,占社平工资的90%。
社保基数的自然增长,参保企业的社保费收入年增加2739万元;通过设置事前稽核的基准线,参保企业人均缴费基数与同期比每月提高了535元,人数净增加610人,年增加社保费收入778万元。
全面实施,重点突破
2014年度,在全面实施申报核定与稽核联动的同时,根据陶瓷产业用工多、人员流动性大、劳资纠纷突出的问题,主动将陶瓷行业的申报核定和稽核工作作为重点突破,采用了分层纳入,把握进度,稳步推进的办法。即:对相对稳定的员工要求缴纳五项社会保险费,对流动性大、大龄农民工要求缴纳农民工工伤保险,并逐步规范扩大至缴纳五项社会保险。
从已通过申报稽核联动的8家陶瓷企业来看,人均缴费基数由1452元提高至1908元,参保人数净增加417人,年增加社会保险费收入898万元。
角色互换,规范高收入行业的申报行为
大多数高收入行业属于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在宜昌市或省参保缴费,以往申报时,参保单位利用养老保险与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不在同一地参保缴费,信息不能共享,财务管理属报帐制无工资表、无财务报表的漏洞,高标准缴纳养老保险,低标准缴纳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造成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的流失,影响了我市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
鉴于高收入行业单位内部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工资报表、财务报表准确、规范,社会保险费的申报基数已达到或超过社平工资100%的情况,在2014年度申报中,我局要求核定人员主动变换角色,人人既是申报核定人员,同时也是稽核人员,即:凡养老保险在宜昌或省申报单位,要求提供在宜昌、省局申报核定的原始资料,用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来核定征收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对于不能或无法提供宜昌、省局核定原始资料的,要求提供分县市区全年工资表,使用参保单位月发放工资表中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住房公积金个人缴费部分反推出职工个人的工资总额,以此作为缴费工资基数;对于单位工资总额大于职工个人工资总额,实行双基数申报。
从申报的21家参保单位来看,人均缴费基数由4741元提高到5668元,年增加社会保险费收入622万元,其中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收入增加398万元,养老保险收入增加162万元,实行双基数额外带来62万元的统筹基金收入。
完善内控制度,确保年度申报核定有序开展
加强年度申报核定和稽核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是做好社会保险征缴工作的前提和保证。2014年度申报中,该市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确保了年度申报核定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保企业人数小于100人,申报基数高于宜昌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0%的,且提供资料符合要求的,由分管领导审核后核定;参保人数大于100人的,基数高于70%的且提供资料符合要求的,由征稽局领导集体审核后核定;申报基数低于70%的,实地稽核后据实核定。其中稽核后基数仍低于70%,参保人数在200人以下的单位,由征稽局按内部管理规定审核后核定,200人以上的单位,报局领导审核后核定。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