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一卡已多用,期盼全国可通用

2018-07-01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上世纪90年代初,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 《数字化生存》提出了一个观点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在世界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美国是最早推广社会保障号码和社保卡的。其社保信息系统的溢出效应令人称道,不仅兼具社会保障的各项功能,而且银行信贷、个人税收监管、国家安全监督、人才流动等其他社会化管理都集中在一张卡里,既节约了社会管理成本,也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的管理水平。结合具体国情,中国的社保卡历经多年探索,正走在加速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上。

图为福州闽侯县的陈阿姨用社保卡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医保自助机上预约门诊。 余列江 摄 社会保障卡是劳动者在劳动保障领域办事的电子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可以凭卡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可以凭卡到相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可以凭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工伤保险待遇等。 综合各地的情况,我国社保卡目前的基本功能如下:一是记载持卡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持卡人的个人状态比如就业、失业、退休等,记录持卡人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职业病伤残程度等。 虽然各地社保卡都有一些延伸功能,但是目前这些功能并不非常统一,所以社保卡的基本功能还是以劳动保障领域事务为主。其实,即便在社保卡功能非常丰富和完善的美国,社保卡最初也是以社保业务为主的。联邦政府通过它跟踪工人的收入,以决定社会保障税的征收金额,并将积分记录在其个人账户中,以便雇员退休之后领取相应的养老金。后来,由于使用便利,它逐渐开始被用于和社会保障体系无关的一些项目中,比如作为申报纳税的依据。到现在,小至银行开户、获得汽车驾驶证,大到找工作、申报税金、获得社会保障福利等,社保卡在美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挂号看病查询信息 社保卡一卡可多用 依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到十二五末,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将达到8亿张,覆盖60%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存量社保卡已突破1.9亿张。未来社保卡的发放空间依然很大,而更大的空间是社保卡功能的延伸。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下发的 《社会保障卡建设总体规划》,社会保障卡的目标将是 一卡多用,全国通用。 关于 一卡多用,全国很多地方做出了可喜的探索。 上海市从1999年开始向户籍人口试行发放社会保障卡,至今已发卡1200余万张,基本人手一卡,是较早探索使用社保卡的地方。这张卡片给百姓带来的便利,远不止就医时的实时结算、报销那么简单。 从医保本身来说,有一种功能可能患者感受不到,但的确有不可替代的隐性作用。比如患者来医院就诊,从挂号到最后结算,全程使用社保卡,医院信息系统就会与医保部门连接,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方案、费用结算等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传至医保部门,接受监督。这保证了整个诊疗过程的公开透明,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除此之外,上海市的社保卡在人大选举、学生高考和敬老服务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2006年上海市人大选举,就一改以往手工填表、发放选民证的做法,选民持卡刷一下POS机,选民证即自动生成,方便、快捷,而且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社保卡在学生中的推广,杜绝了高考替考现象。老年人持卡还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 2009年,广州市试行了一种老年人社保卡。这种新型社保卡有3种新功能:第一,凭卡可以享受半价或者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和地铁;半价或免费进入收费公园和博物馆、展览馆等;减免普通门诊挂号费等优惠。第二,这张卡还可以在全市16家市属医院作为诊疗卡使用,在全市9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社区就诊优惠政策。第三,老年人还可以凭卡在社会保障卡自助服务设备上查询个人相关信息,按照羊城通的使用规定在各类羊城通便利店充值或者刷卡消费。 2011年8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未来社保卡将加载金融功能。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不仅可以支持身份凭证、信息查询、医疗费用结算等不需要金融功能支持的社保应用,也可以支持社会保险费缴纳、待遇领取等需要金融功能支持的社保应用,同时也支持金融应用。这是一种集各种卡的功能于一身的升级版社保卡,也意味着社保卡在功能延伸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 2012年5月,广东省江门市首批发行了3000张新社保卡。这种新社保卡终端与市人才信息网联网,持卡人通过终端可以查询求职岗位信息应聘,还可以自助办理养老金年审,专门为离退休老人服务。早在2011年11月,佛山市即成为珠三角地区首个发放加载金融功能的智能社保卡的城市。在看病难的背景下,它最大的亮点是可以自助预约挂号。患者在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终端上支付挂号费后,拿着打印出来的小票去看病就行了,不用再排长队挂号、缴费了。卡里存储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足以作为预约挂号的凭证,而卡里社保账户和金融账户都可以用于支付挂号费,真正实现了一张卡办多件事。 与此同时,卫生部也在推行一种居民健康卡。卫生部于去年4季度开始发行新型居民健康卡。这种卡具备4大功能:身份识别功能,记录基础个人信息;承载个人的基本健康信息,包括血型、过敏史、大病史或指纹信息;具备32KB内存,数据标准与电子病历一致,可记录最近5次就诊记录,支持异地就医;卫生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提供结算功能,可以作为银联卡用。 发放居民健康卡的初衷是整合各医院自己发放的诊疗卡,方便患者就医。家住北京市西直门附近的段小姐告诉: 现在基本上到任何一家医院看病,都需要办理医院的诊疗卡,搞得手里一大堆卡,不仅有大人的卡还有孩子的卡,很不方便。有了居民健康卡,以后患者不需要携带很多卡出门了。但是目前居民健康卡的功能只限于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而升级后的智能社保卡都可以具备这些功能。并且,有些地方的社保卡已经具备了这些功能。比如福建的社保卡不仅可以全省通用,还有健康档案系统索引功能,持卡人一生在医疗卫生保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如体检、预防接种、检查、检验、诊断等,都将以社会保障号码为索引连续保存在系统中,形成完整的健康档案,非常方便。 标准统一但政策不同、管理不一 全国通用路有多远? 比起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的道路似乎更艰难漫长一些。 老家在山东省临沂市的刘大妈退休后一直住在济南的女儿家,今年3月下旬因急性支气管炎住院花去了7000多元医药费。5月份,大病初愈的刘大妈特地赶回临沂报销医药费。她对说: 不是说现在的社保卡是全国统一的嘛,为什么我的卡在济南不能用?这是因为临沂市虽然已经发行了全国统一标准的社保卡,但由于目前各地社保卡的管理系统平台不统一,参保人员的信息并没有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联网,加上社会保障政策的地区差异,尽管全国已经发行了近2亿张这种 标准卡,但目前该卡还不能全国通用。 目前,从技术上实现一卡通并不存在困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一些经济水平相差无几的区域,实现异地通用比较容易,比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区域内经济都比较发达,实现异地通用简便可行。但全国其他地方如要实现通用,恐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比如要想实现广东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异地通用就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两地的社会保障标准不一样,二是欠发达地区居民到上海,领取养老金、报销医保费用能有保障,反之就不一定。 但是,不管难度有多大,道路有多远,人社部一直在积极推进社保卡的全国通用。2011年8月23日,人社部表示,居民身份证号将作为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号,并且终身不变。将社会保障卡号与居民身份证号绑定,是社会保障改革期待已久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社会保障资金跨地区转移过程中跨出的重大一步。 社保卡首先需要形式上的统一。现在的社保卡是各省、市州自制,卡的布局大都不一样。这给社保信息最终实现全国联网、转移接续带来了障碍。如果社保卡的形式能够统一起来,那么社保信息全国联网后,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张社保卡都能查询到社保信息,方便使用。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 现在我们正在搭建覆盖全国的互通互联网络平台,而且搭建了跨地区的交换接口。同时正在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保险提高统筹层次和标准化建设。社保卡全国通用将在何时实现,我们充满期待!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