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农民工职业性苯中毒索赔七年未有定论

2018-07-09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从1987年开始,来自临沂沂南县的高峰勤就在青岛一建筑公司打工,2001年他被派到阿尔及利亚做油漆工,因为身体突然不适,他提前回国。2003年8月,高峰勤被诊断为白血病,后被认定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之后,他走上了一条长达七年的索赔之路。 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修改,其中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简化了工伤认定程序等。这对广大农民工来说,或许是个福音。但在现实操作中,要想真正化解索赔难,社会各方还需做更多的努力。 案例 7年后索赔之路还在走 如今,除了给上学的儿女做顿饭,43岁的高峰勤生活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养病。2004年9月,他找到建筑公司协商医药费问题。公司答应支付10万元,但只是出于人道主义。为了先拿钱治病,高峰勤只好答应,并在写有所患白血病与建筑公司及国外工作无关,且之后不能到有关部门反映,不能继续追究公司的责任等内容的协议书上签了字。 但没过多长时间,公司给的10万元钱全搭进去了。在咨询了青岛市南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之后,高峰勤决定维权。 2005年7月~2006年3月 申请工伤认定 要想得到赔偿,第一步先得申请工伤认定。2005年7月15日,经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诊断,高峰勤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由于建筑公司对此有异议,高峰勤又到济南市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重新做了诊断。2006年3月,青岛市劳动部门做出了工伤认定,认为是慢性苯中毒。 2006年5月~2006年7月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2006年5月9日,经青岛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高峰勤的情况符合伤残二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按此伤残等级,高峰勤可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将获得22个月的工资作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每个月领取的伤残津贴是月工资的85%。另外 ,还将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过,对于伤残二级的鉴定结果,建筑公司并不认同,申请再次鉴定。两个月后,山东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为六级,高峰勤无生活自理障碍。 从伤残二级降为伤残六级,这意味着伤残补助金由22个月的工资降为14个月的工资,每个月的伤残津贴也降至月工资的60%。虽然对于第二次鉴定结果不是太满意,但这已经是劳动能力鉴定的最后一个环节,得出的也是最终结论。 2007年5月~至今 工伤待遇索赔 劳动能力鉴定最终结果出来之后,建筑公司曾提出一次性补偿20万元 ,高峰勤认为杯水车薪。我们去医院打听了下,光骨髓移植就得五六十万 ,给20万怎么能说得过去?高峰勤首先到市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了劳动仲裁。2007年5月,仲裁部门作出裁决,扣除建筑公司之前支付的10万元补偿金,公司还需向高峰勤支付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的医药费、伤残津贴等共计8万余元。因对劳动仲裁部门给出的裁决不服,高峰勤只能走法律程序。诉至市南区人民法院之后,同年12月,市南法院一审判决支付11万余元。 之后,由于建筑公司没有按照相关规定为高峰勤缴纳社会保险费,另外后期治疗费用也没有及时赔付,因此,高峰勤一次次地将建筑公司诉至法院。从2005年至今,市南区法律援助中心帮高峰勤打官司的律师已经换了四五拨,而每个律师谈起这个官司来,都说是个麻烦事儿。 无奈 多数农民工想私了 曾经代理过多起工伤追偿案件的李树中告诉,相比用人单位,受伤农民工仍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拿钱治病,而官司一打起来,结果往往没有定数 。虽然最后私了的数额会少一些,但会一步到位。打官司牵涉的精力太多,农民工对诉讼维权常常望而却步那种为了讨说法而打官司维权的也有,但还是少数。 不过就算私了,农民工以后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合理的赔偿。 建议 社保参保方式应更灵活 市中院行政审判庭庭长李建伟告诉,如果建筑公司一开始就为高峰勤缴了工伤保险,他就会和职工参保人员一样,工伤治疗和康复均由工伤基金支付,建筑公司和高峰勤都不需再花钱。 山东明林律师事务所主任周鹏认为,目前的参保机制应更灵活一些,像建筑行业、服务行业人员流动性强,可按照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提取资金,凡是在该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均可享受工伤保险,有利于工伤保险扩面。另外,也可打开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大门,让外来务工人员能够有选择地参加社会保险。 分析 工伤认定复杂 索赔过程漫长 高峰勤的索赔之路走得很艰辛,他的遭遇并非个案。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遭遇工伤的农民工都遇到过工伤认定难、索赔难等问题,从而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许多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得不到及时的赔偿和治疗,拖着伤残的身体回到原籍,成为农村新的贫困户。 难点1 无劳动合同 对于农民工来说,工伤认定中难度最大的是确认劳动关系。很多农民工根本没签劳动合同,有工作证、工资条 、出入证等证据的人也很少。 市中院行政审判庭李建伟庭长介绍说:全市法院今年受理状告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伤认定案件有200多起,绝大部分都是涉及农民工的,他们与用工单位没有签订任何合同,更没有工伤保险。不少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认定不服 ,提交的二审起诉书中常说的就是:某某不是我们单位的职工 ,根本不认识他。 青岛金桥职介公司总经理傅健康告诉,很多农民工在青岛工作,流动性很大,干一个活换个地方,也不签合同,就更谈不上给投保了。 难点2 环节多时间长 从申请工伤认定到获得赔付,有些企业至少可以拖延2年之久。李庭长介绍说。 劳动部门受理工伤认定后,向用工单位送达限期举证告知书,用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不举证,才会做出工伤认定。如用工单位不服这一认定,可向当地政府或上一级的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 ,可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另外 ,具体到赔偿数额时,还要对员工的伤残等级进行鉴定,这个过程又将消耗不少时日。 目前 ,许多律师在代理工伤认定及相关诉讼时,大多会让当事人放弃工伤诉讼,转而打侵权官司。因为,从认定工伤到拿到赔偿,过程复杂不易成功,很容易把一个家庭拖跨。山东齐海律师事务所邱军律师表示,虽然这次新修改的《工伤保险条例》中,提到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认定决定,但实际情况是 ,事实清楚和权利义务明确这两项很难达成。 难点3 用工单位消失执行难 高峰勤还算比较幸运的,建筑公司一直存在着,他的索赔还有主可寻。更多的民工 ,在经仲裁或法院审理确定了工伤赔偿款数额后,会面临执行难的问题。 在采访中,听到了熊显高的故事。熊显高2005年来到青岛,刚到一建筑工地打工一个月,就因为机器故障被砸伤,造成下半身瘫痪。法院判决熊显高所在单位赔偿33万元 ,但他一直没有拿到赔偿。后来遇到一个律师,他说可以帮我要到钱 ,因为我付不起律师费,他说可以做风险代理,就是等要到赔偿后给律师20% 的费用 。熊显高说,自己也是没办法,就听从了律师的安排,20% 就是好几万 ,我瘫痪了,下半辈子可能都要靠这些钱过日子,但不给他,我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 这位律师在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这家建筑公司已人去楼空,但法官在5家银行中发现了该公司5个账户上的22万余元存款,当即给予冻结。打官司2年多之后,熊显高终于拿到了钱。 难点4 不懂程序错过时限 一些工人在受伤后,由于急于治病 ,疏忽了保留相关的证据,更不知道相关工伤认定政策,很可能超出了认定时限。李树中介绍说,在工伤认定中,用人单位申请的应当在一个月内提出 ,职工个人申请的应当在一年内提出 。可很多农民工,在发生工伤后并不了解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有些老板就以威胁、恐吓的方式逼农民工私了,或者故意拖延不让其申请工伤认定。 另外 ,有些用人单位为了尽可能减少成本支出 ,就从劳动者的工伤保险费上偷工减料。如只给部分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此后无论是哪个劳动者发生事故,均以参加保险的员工名义治疗、认定工伤。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