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圆满完成广东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各项任务,推进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全省劳动保障系统近日召开了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视频会议。在劳动保障方面,广东省将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十大社保热点加快解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省政府将出台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相关文件,重点解决城镇非就业居民住院和门诊特定病种医疗费用。韶关、惠州、湛江、肇庆、梅州、揭阳6个市将在今年按时启动试点工作,首批受惠群众将达到690万人,其它地区力争明后两年全面启动。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居民参保将给予一定补助。加快解决困难国有和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省政府将出台办法,要求加快将困难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优先解决这些人员的住院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目前全省46.3万名关闭、破产、解散的国有和县级以上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将陆续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加快解决部分地区和部分人群养老待遇偏低问题。按照普遍调整与倾斜照顾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年度调整机会,较大幅度提高全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时,支持各地建立地方补充养老保险,鼓励企业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多渠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加快解决农垦系统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多方筹资、确保稳定”的基本原则,由省财政、省养老保险调剂金和省农垦总局共同分担,解决农垦企业养老基金缺口问题,在确保农垦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适当提高待遇水平。加快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省里将出台全省指导意见和配套办法,按照“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推动各地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力争年底前全面启动。据了解,目前全省已有13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障范围。研究解决养老保险欠费清缴问题。推动各地按照依法依规,分类解决。对于恶意欠费逃费的,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程序处理;对于经营困难或属破产国有企业的,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实行缓交或核销;对因经济体制改革原因,企业应参保未参保的,采取多种办法帮助他们纳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研究解决早期离开国有企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推动各地采取一次性缴费和延续缴费等办法,加快解决早期离开国有企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研究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按照国家部署,结合实际,首先解决省内养老保险转移问题。着力解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问题。根据各地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和当期收支状况及财力情况,按照分类做实的方式,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继续深入实施农民工工伤保险“平安计划”和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切实解决好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问题。按照国家部署,率先加快研究完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据统计,到今年5月底,全省农民工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735万、423万、970万和1208万,分别占全省城镇职工参保人数的40%、34%、52%、62%。八项工程着眼就业认真实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按照“五个好”的要求,不断改进招生、教学、管理办法,据了解,从今年开始实行退役士兵学员与普通学生9月份同步入学。进一步完善教育与管理措施,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工程实施效果,使部队满意、退伍兵满意、用人单位满意。深入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市、县和主要乡镇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综合服务基地。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将培训对象从农村青年劳动力扩大到灾区劳动力、转产转业渔民、归难侨、库区移民等群体,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全免费培训、鉴定和就业服务,力争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5万人,转移就业80万人。扩大实施智力扶贫工程。重点向去年以来严重受灾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同时兼顾库区移民、下岗失业人员等子女及残疾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专项扶助资金,建立完善“奖、勤、助、补、免、贷”等多种形式的扶助体系,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子女掌握一技之长。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工程。着力完善创业富民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开展创业培训、项目开发、政策扶持、后续服务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及其他就业群体创办企业或其他经营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年内组织创业培训3万人,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训20万人。大力推进“三年30万”城乡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程。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扶持10万名“零就业”家庭成员、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被征地农民、转产转业渔民等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大职业资格证书推行力度,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力争每年培养技能劳动者100万人。大力实施技工学校建设工程。扩大技工学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加大实训中心建设力度,力争今年技工学校招生13.5万人,在校生达到40万人。积极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整合资源,实施补贴政策,促进企业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全年培训农民工80万人。六项行动力促和谐全面推进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重点行业签约行动。开展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大检查和《劳动合同法》系列大型宣传活动,确保今年完成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0%以上,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80%以上的目标。大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行动。发挥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劳资纠纷调处机制,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扎实开展欠薪专项整治行动。下半年在全省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欠薪整治行动”,重点对存在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和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资行为的用人单位进行查处。认真开展劳动争议阳光仲裁行动。提高仲裁透明度、办案质量和效率。按照方便劳动者行使劳动仲裁权利的原则,简化办案手续,推行随到随立、当庭裁决等措施,实现劳动争议案件的快立、快调、快审、快结,更好更快地处理劳资纠纷。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围绕农民工有序流动、强化就业服务、维护合法权益等主要内容,为农民工提供培训、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统筹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对劳动保障不稳定因素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全面推行领导包案制度,健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领导机制、就地解决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社会稳定。五年回顾劳动保障成果丰硕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劳动保障事业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促进就业成效显著。基本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首创“零就业家庭”等再就业援助制度,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加2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技工教育实现跨越。创造性地实施了智力扶贫、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等工程。五年职业技能培训900多万人次,到2006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777万人。全省技工学校在校生达38万人,比2001年翻了1番多。职业技能鉴定数量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社保事业加快发展。截止到2006年底,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729万人、1214万人、1421万人、1868万人和465万人,五个险种基金积累额1506亿元,比2001年底翻了两番多。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得到加强。农村社会保险事业顺利拓展。人民群众普得实惠。五年全省共支付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待遇1700多亿元,人均养老金从2001年的568元提高到890元。最低工资标准绝对值比2002年提高60.8%。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垦、华侨农场、省直早期退休人员、科研转制单位、军转干部等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基本拉平企业与机关的离休待遇,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农民工管理服务也明显得到加强。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劳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