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德国针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是全面而多样的,这就使得社会成员无论面临何种社会风险的何种阶段和状态,都会有不同的保障方式为其保驾护航。当一种保障制度将某一部分社会成员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时,会有另一种保障制度承接这部分人的保障任务,较好地做到了制度之间的“无缝连接”。
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已经形成了由法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法定养老保险、社会福利服务等各项计划共同分担,联邦劳动局、各法定保险经办机构、残疾军人福利机构、青年保护部门和社会救济部门分工协作的残疾人社会安全系统。
概括起来,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类:第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及服务,包括伤残医疗、残疾康复、社会服务等;第二,残疾人福利津贴,包括现金津贴和间接的经济福利津贴;第三,其他保障。这些保障计划紧密衔接,几乎完全覆盖了所有应该覆盖的人群。
社会保障安全网覆盖各类残疾人士
未成年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往往是残疾人保障领域的难点,一是因为这部分人还没有进入劳动领域,没有社会保险缴费和保险金的积累,二是因为未成年残疾人的保障包含了供养、照护、教育、康复、医疗等方方面面。在德国,未成年残疾人的社会保障资金几乎完全来自于政府财政,只有极少数的富裕家庭需要为其残疾子女的保障承担费用。上至21岁的残疾青年下至3岁的残疾儿童,一般都可以进入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接受教育和康复,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身体功能训练、工作技能培训等等。通过教育康复和技能培训,达到劳动年龄、能够找到工作的残疾人则进入劳动领域,成为各项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不能找到合适工作的青年残疾人,从21岁开始自动成为法定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由养老保险基金按月发给相应的残疾年金。
成年残疾人,包括因工伤致残、因疾病或意外伤害致残以及因战争致残等等,其社会保障分布于各项具体的社会保险及服务计划之中。
因工伤致残,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工伤医疗、工伤康复和伤残年金。当劳动者遭受职业伤害之后,康复是先于工伤赔偿的措施,所有有康复需求的职业伤害受害者,基本上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康复服务,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工伤雇工或职业病患者的医疗康复、职业支持和社会融合援助资金。劳动者遭受工伤后,由专门人员为其提供包括联系合适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并对医院进行监督等服务。工伤保险同业公会除了拥有专门的工伤事故救治医院、职业病医院和康复诊所,还与全国近千家大型医院建立了工伤事故受害者救治和康复的合作关系。德国工伤医疗和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使工伤者回到原来的岗位或重新获得其他合适的工作或实现自我雇佣等。经过治疗、康复的伤残者如果仍不能胜任原来的工作,可以参加新的职业培训,工伤保险基金同时会支付其一笔转岗补偿,包括为适应伤残者的状况而对其汽车、住所进行改造所发生的费用和家庭照顾、心理咨询都是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内容。可以说,在德国,在工伤事故发生的那一刻,工伤保险就开始了以恢复劳动者健康为目标的治疗和援助。对于那些经过治疗并进行伤残等级评估后确定没有进一步康复必要和经过康复后仍不能回到劳动领域的工伤人员,则进入工伤保险的伤残年金保障。
因疾病和意外伤害事故致残的残疾人指那些由于疾病或意外伤害事故接受治疗后,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处于暂时或永久残疾状态的人。这部分残疾人可以获得的保障和服务内容有牙医、药物、包扎材料、各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语言障碍矫正、职业康复、假肢,外科整形和其他任何需要的改造、修复、辅助器具置换资助和对这些辅助器具使用的训练,工作强度承受测试等。这些人的医疗费用由法定医疗保险承担,而治疗之后的康复费用则由养老保险基金提供。如果经治疗和康复仍不能重返劳动领域,那么残疾保障待遇由法定养老保险提供,即法定养老保险对这部分残疾人的保障是自动的,而不需要证明其有无其他任何既往病史。这里也可以看出,德国疾病伤残康复费用的承担方式采取了倒推的原则,即不康复而导致的伤残保障待遇由哪项保险承担,或由哪一项保险基金承担其康复所需要的费用。而非劳动者,如家庭妇女等,其患病治疗和治疗之后的康复费用,均可由医疗保险基金予以承担。
从上述保障方式看,在德国,无论因何种原因致残,都不会出现伤残无保障的情况,这较好地实现了各社会保障项目的衔接,织就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安全网。
社会服务和资金支持兼顾多样化需求
除上述各项社会保障计划,针对残疾人的社会服务也是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国,任何残疾或面临着身体、精神和心理残疾危险的人,不管致残原因如何,都有权利获得各种社会服务,包括避免残疾、消除残疾或降低残疾程度,防止状况恶化或减轻残疾负面影响的一切服务,这些服务的目的在于使残疾人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安全,帮助他们找到适合并符合他们兴趣和能力的工作。因此,德国残疾人服务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就业援助和职业介绍服务,工作建议、工作介绍、就业培训和工作变动援助,等等。失业保险基金还可以承担一部分残疾人接受职业服务所需的食宿费用。
德国残疾人的福利津贴种类繁多,有战争伤残赔偿、残疾人过渡津贴等,前者针对因战争致残的社会成员,后者对患病治疗结束后仍不能恢复劳动能力的人。而之前没有参加过工作第一次接受职业训练的年轻残疾人,如有需要,可以接受联邦就业机构的培训津贴。
除直接的货币津贴之外,德国还有针对残疾人的各种间接津贴,如重度残疾人可以申请领取间接津贴,以作为对由于残疾而导致的在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的补偿,具体有税收优惠、免费的公共交通、减额的车辆使用税、特殊的停车设施以及电视和广播许可费免除等。为保障残疾人最大程度地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需要照护的残疾人还可以申请定期的或一次性的津贴来代替上述各种非货币待遇,体现了法律给予残疾人自主决定的权利,兼顾了残疾人的多样化需求。
另外,德国战争赔偿办公室负责对受伤的军人或因战争遭受伤害的人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资金支持。
在德国,某一项社会保障计划对某一部分特定的残疾人负责。那些没有可对应的社会保险基金为其负责的残疾人,则由残疾人综合办公室、社会援助和青年福利机构为他们提供额外的就业帮助和社会服务,战争赔偿办公室负责确定残疾程度和残疾人证书发放,并为防止残疾人遭解雇而为他们提供特殊的保护。
德国针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是全面而多样的,保障内容涵盖了医疗、社会康复服务、就业支援、年金及经济津贴等残疾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得社会成员无论面临何种社会风险的何种阶段和状态,都会有不同的保障方式为其保驾护航——当一种保障制度将某一部分社会成员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时,会有另一种保障制度承接这部分人的保障任务,较好地做到了制度之间的“无缝连接”,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制度理念。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