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根据数据综合分析,南通今年城乡居民收入预计达到3.64万元和1.74万元,五年分别增长70%和80%,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突破7万元,位居全省第二。“十二五”以来,南通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以构建社会建设“十大体系”为重点的民生幸福工程获得赞誉。
做好保障性工程
百姓生活不忧心
南通立足城乡统筹,社保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初步构建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可衔接”的全民社保体系,五大社会保险实际参保率97.5%左右,养老金发放率100%,实现了参保质量的显著提高、养老待遇的稳步上调和服务效能的不断增强。
为了健全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南通高效实施并逐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城乡基础养老金标准。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城乡统筹,制定出台《南通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和《南通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国内首创建筑企业工伤保险项目参保模式和超龄人员从业伤害保险制度,省内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省内率先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解决长期失能人员护理和日常照料难题。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三大制度均实现了城乡统一,在正常参保情况下,城乡劳动者均可享受无差别待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11年大幅增调,人均每月2007.64元,是“十一五”末的1.5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县基础养老金从2010年的60元提高到105元,市区最高200元。市区养老年龄段被征地农民保障待遇为480元,较“十一五”末提高60%。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5.6%和72.5%,全省领先。
为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十二五”期间,市区累计新建公共租赁住房58万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住房8.5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限价商品房80万平方米。继续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市区累计新开工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约192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棚改安置房约1421万平方米,约6.78万户棚改动迁户喜迁新居,与“十一五”同期相比,新开工面积、竣工交付面积以及安置户数分别增长157%、117%、46%。
南通城乡一体化保障的低保制度初步形成。低保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日趋完善,低保标准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提升。“十二五”期间,城乡低保标准年增幅分别达10.06%和14.46%。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十二五”以来南通各类福利救助机构共救助“三无”、特困、低保、流浪乞讨人员等644万人次。市本级和各县区均制定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对象已基本覆盖南通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比例达到居民医疗保险补偿后符合规定部分个人自付费用的70%。
抓好“菜篮子”
让群众吃得放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通过实施“菜篮子”工程等政策措施,促进了蔬菜生产和流通快速发展,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据统计,南通年均消费蔬菜量为110万吨。2014年,南通蔬菜累计播种面积300多万亩,总产量600余万吨。南通编制了12个“万亩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其中市辖区规划建设5个基地。南通已建成超过11万亩,其中市辖区已建成4万多亩,2017年将全部建成投产。此外,南通加强对基地主要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上市档期和产地价格等信息实行月度监测,发现问题时及早发出预警信息,同时完善对蔬菜基地长期保护、生产组织、运行监管为核心的应急保供体系。
保证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也是件民生大事。南通生猪年出栏约390万头,年消费生猪约220万头,其中本地自供约150万头,调进约70万头。市区每天平均消费的生猪,90%以上源于市区及各县的本地屠宰企业。为确保猪肉质量,南通按法定要求,对添加剂进行检测;同时对生猪传染病、寄生虫病进行检疫。针对现有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经营方式落后、布局分散等问题,南通计划从今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每县建成1至2家区域性屠宰中心,同时配备冷链配送系统,确保市区猪肉供应安全。
近年来,南通将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南通共建设246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92%,实施标准化养殖的面积达到60万亩。同时,加大对违规使用渔业投入品的查处和打击力度。2015年,南通抽检市场水产品380个,合格率100%;抽检养殖水产品271个,合格率99.6%。近三年南通共抽查出鱼类抗生素残留超标8例,水产品总体安全。
资源更均衡
大家生活更舒心
为确保广大群众有病能看,近年来南通着力打造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有效满足了群众的基本看病需求。根据市区医疗资源原有基础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特点,各区、街道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办法,回购、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时,为了有效提升基层能力,在市区充分发挥大医院龙头作用,以技术、人才、管理、利益为纽带,务实推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建立医联体,通过专家下沉、托管专科、慢病管理、联合病房等实现“大手拉小手”、优质医疗资源的重心下沉。市区现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所,建成了国家级示范中心1所、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所,示范化率85%。另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不到的地方,建有社会力量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70所。
市卫计委基妇处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南通6个涉农县共有75个建制镇,除如皋市外,每个建制镇拥有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在64个建制镇政府举办的卫生院中,有51所达到了省定标准化建设标准,标准化率80%。累计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30所。南通1540个行政村全部建有村卫生室,面积均达到120平方米以上,省定标准化率78%。近三年,乡镇卫生院累计投入设备装备3870万元。
南通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五年来,通过科学制定规划,统筹资源配置;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助学体系;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教师交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推进。2013年,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以高分通过教育部的现场认定,南通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2014年,南通如皋、崇川区又获评首批“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2015年6月,南通崇川区、海门市接受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复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获充分肯定。
近年来,南通创新思路、强化扶持,着力破解土地、金融等要素难题,全力推动“9073”养老服务格局建设,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目前这一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据市民政局提供的最新数据,南通2万多名“五保户”已全部纳入政府供养;市及各县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站全部建立,南通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南通养老机构总数达230家,床位5万余张,机构养老能力明显增强。一张立体式、广覆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网正为老年人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