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中国江苏网讯为青年群体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对接机制、在全市启动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引进新突破……从2月9日召开的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人社系统将推出更多惠民政策和措施。
大学生就业率不低于92%
2013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16%,新增创业人员5.9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7万人。首创大学生毕业“双证”制度,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校园行”系列活动,泰州籍高校毕业生回归就业率93.5%,确保2014届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不低于92%。
今年建立完善就业信息对接机制,实现青年群体求职意愿和企业岗位需求、社会培训需求和政府培训项目的有效衔接、无缝对接。
近几年,我市针对高校毕业生、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青年农民出台了多项扶持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建设了一批省、市级公共服务载体。2014年,将研究分析这些措施的社会知晓程度和帮扶有效程度,进行梳理、调整和完善,评估实施效果,放大政策效应。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工作,通过岗位开发、就业见习、创业引领等措施,创建“全省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试点城市”。
与此同时,做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推进全民创业。充分发挥培训资金作用,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加快转移就业。
通过公益岗位开发、发放社保补贴等措施为他们提供就业援助,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失业实时动态监测机制。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过去一年,我市加快全民保障步伐,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65亿元。全市企业退休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平均养老金分别达到1701元、178元。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81.21万人、109万人、61万人、80万人、57万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80.8万人。
出台被征地农民保障办法,完善城乡居保多缴费、长缴费的激励机制,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转移和接续工作,制定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调整办法;在2013年市区试点建立城镇居民大病保险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推广这项制度;按照新修订的生育保险条例规定,将不符合要求的生育保险项目调整到位;探索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政策,实现生育保险全覆盖。
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工作。完善内控机制和非现场监督机制,突出抓好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的监管工作,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单位加大查处和通报力度;按照“总量控制、布局合理”的原则,从严从紧认定定点药店。
加快构筑人才“高地”
全市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619名,其中海外优秀人才349名、外国专家56人,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成功举办中国医药城首届海外人才智力交流大会、海外高层次人才靖江洽谈活动等高端人才招引活动;成立千人计划新药研究院、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高端人才基地。出台全省首个技师政府津贴制度,培育了一批“技术能手”、“企业首席技师”等省、市级典型。
引进高层次人才1400人,新增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分别达1.44万人、1.66万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培训6.45万人。
今年,市人社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急需专业人才为重点,从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任用、激励保障等方面,进一步调整优化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和推动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
借力国家“千人计划”、“外专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博士集聚计划”等一批重点人才工程,积极推荐申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创业激励和资金资助力度。通过制定激励办法、宣传典型等,鼓励企事业单位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构建内培外引的高层次人才开发机制。
完善政策体系,加快以泰州技师学院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