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受伤自担责

2016-10-21 08:00:13 无忧保

                            

  名词释义

  志愿者:是指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疑问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参加各地志愿者协会,或是通过网络参与志愿行动,成为志愿者。

  志愿者往往追求的不是成效,而是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体会奉献精神的含义。然而,志愿者在参加服务活动时发生事故或者受伤又该如何,由谁来管呢?

    探讨

  有人认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受伤,和见义勇为一样都属于助人、利人的范畴,“见义勇为基金会”应该对此类志愿者给予援助。但也有人认为,作为志愿者是志愿参与活动,志愿者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别人,量力而行为宜。

  保障志愿者的权益和安全似乎成为了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志愿者受伤算不算工伤,该不该给志愿者上保险等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志愿者经历】

  帮老人搬家具滚楼梯

  人物:雯雯(化名)

  年龄:28岁

  经历:2008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因为帮助孤寡老人往楼下搬旧家具而滚楼梯摔伤,造成右小腿骨折,医药费只能自理。

  2008年,在沈阳刚刚大学毕业的雯雯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为人热心的她,在工作之余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每个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雯雯告诉记者,她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兴奋的心情至今还记得,她觉得很骄傲,能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觉得特别有价值。

  2008年11月份,雯雯已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次,志愿者队伍不断有新人加入,她也慢慢变成了这个队伍中“有经验”的志愿者。雯雯说:“一般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在志愿者协会的带领下进行的,活动中有一些相对危险的事情是不允许新人做的,但是参加过5次以上的就不算是新人了。”她还表示,新人和有经验的人不是按照成为志愿者的时间而定的,而是看参加过多少次志愿服务活动。

  2008年11月末,雯雯参加了一次给孤寡老人送爱心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雯雯作为有经验的志愿者帮助老人收拾屋子,“我们发现老人的腿脚不利索,家里的一个破柜子总是磕碰到老人,我们就商量着帮老人把旧柜子抬出去。”然而令雯雯没想到的是,在她帮着搬柜子下楼的过程中,因为重量不平衡,她一下子栽下了楼梯,造成了右小腿骨折,经过两个月的休养才康复,“我还向单位请了两个月的假。”雯雯无奈地说。

  自从康复后,雯雯还是一如既往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反而是雯雯的父母有些担心,怕女儿再在活动中受伤,“现在我一般只参加沈阳市内的活动,市外的父母都不让参加了。”雯雯虽然觉得有些失望,但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也只好如此。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