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第三人民法院横沥法庭发布近年来工伤纠纷案件分析报告,近年来工伤案件涨幅较快,去年案件量比前年增长5倍,今年的工伤案件也在快速增长。报告认为,员工紧急上岗、岗前培训不足是工伤案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工伤纠纷“三高两低”
2011年,市第三人民法院横沥法庭共受理工伤案件5宗,2012年上升至30宗,2013年仅上半年就受理了20宗,案件数量涨幅很快。
该院分析认为,工伤纠纷存在“三高两低”的特点:一是短期工伤比例高。在55宗工伤纠纷案件中,工作时间不满1个月即发生工伤的6宗,不满3个月的7宗,不满半年的6宗,不满1年的10宗,即工作年限不满一年就发生工伤的案件有29宗,占案件总数的53%。
二是工伤投保比例高,足额参保比例低。在55宗工伤纠纷案件中,49宗案件投保了工伤保险,占案件总数的89%,但无一宗足额参保。
三是工伤赔偿数额高,案件调解率低。除社保支付的工伤待遇之外,用人单位还需支付工伤待遇差额平均数值4.7万元,最高达36万元。55宗案件中,调解结案17宗,调解率仅有31%,因赔偿数额较高,调解难度较大。
■案例
新员工上岗5天就被机器轧伤手指
2011年8月29日,罗某入职横沥某电器公司任冲床工,公司未为罗某参加工伤保险。2011年9月3日,罗某在工作中被冲床轧伤手指。经社保部门认定,罗某此次受伤事故为工伤,其伤情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市第三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法院一审判决该公司向罗某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共计17658元。
12下一页 |
标签: 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