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冉冉)昨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接访中遇到不少“老难题”。“广州落户、北京参保”年逾六旬的谢伯忧心养老,花季少女训练受伤后无法鉴定工伤,社保与工伤的覆盖及保障成为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广州落户北京参保
六旬谢伯忧心养老
谢伯今年65岁了,昨日与儿媳来到接访现场,诉说自己无法退休、养老的难处。1971年,谢伯退伍后进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工作,1996年与广远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共工作25年。由于广远公司是央企,公司总部设置在北京,谢伯曾经缴纳的31个月社保的参保地为北京。前几年,当谢伯年满60岁,准备办理退休手续时却发现,由于其从未在广州参保,故不能在广州办理退休;而当他赶到北京要求办理退休时,北京的人社部门则以户籍所在地不在北京,且已经超过了退休年限为由拒绝办理。
为此,谢伯面临“两头唔到岸”的尴尬境地,虽已年满65岁,但至今仍未真正“退休”。其实,在海运、民航领域的央企都存在社保“统筹”的问题,也就是全国各地的员工都在企业总部所在地购买社保。虽然人社部曾在2009年期间出台过一个专门性的政策,但谢伯由于解除劳动关系时间较早,并不适用该政策,因此“卡”在了政策的缝隙中。
了解了谢伯“广州落户、北京参保”带来的难处后,市人社局局长杨秦表示,“政策中需要改进的,我们竭力帮您反映。”他承认,这是由于目前政策还不完善、覆盖面不全所导致。杨秦要求,市人社局养老处以及基金中心需继续跟进该个案,统计和了解类似谢伯情况的人数,“如果只有谢伯一个,可以当做个案来特殊处理,但如果"谢伯"是一个群体,则需要一个配套性的政策来解决。”
少女训练中受伤
无法鉴定“工伤”
黄姐的女儿阿慧正值花季年华,不幸患上右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病症。阿慧7岁时考入某杂技团,长期超负荷训练和演出,后来右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去年做了右股骨移植手术后,至今不能下床走路。为了让女儿今后生活有所保障,黄姐希望帮助女儿申请工伤认定,并做劳动能力鉴定。据了解,黄姐曾多次找到相关部门,得到“其女儿为在校生,不属于劳动部门管理”的解释。
杨秦在了解情况后分析,小阿慧是某艺术学校在该杂技团的代培生,根据相关规定,在校学生受伤不能认定为工伤,但可以做非因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该杂技团出于负责的态度,希望有一个专业机构能鉴定阿慧的伤情是否与在广州杂技团期间的训练、演出有关联。基于此,杨秦建议黄姐,先带孩子请一个权威的机构进行鉴定,而他同时表示,“一切为了对孩子负责,有关困难可以随时向我们反映。”
标签: 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