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职场人士吐槽:“五险一金”办理难在哪儿?

2017-02-10 08:00:01 无忧保
无论是职场的“新兵”还是“老将”,提到“五险一金”,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五险一金”看似很近,其实离着很远。 康峥,可谓是一个可以拳打脚踢的职场“老将”,2009年5月在北京一家装饰公司任职,任职后由公司办理了“五险一金”。2010年10月,她回到长春工作,第一份工作是由朋友介绍的,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劳动协议,只签署了一份任职申请表。2011年5月,康峥换了一家装饰公司。应聘时,公司曾表示,工作一年以上,公司负责给办“三险”。这是一家不低于300人的装饰公司,可康峥工作至今,公司没有人提过办理保险的事,每次问起都是无果。 康峥说:“刚从北京回来的时候,我就打算自己续交保险,也询问过公司的档案部门,但是当时档案部门也不知道跨地区续交怎么办理,这事就一直搁下来了,直到现在保险也没交上。” 职场“新兵”李岚,2012年刚刚研究生毕业,身边很多同学都在考公务员,或是应聘国企单位,因为是有“五险一金”的稳定职业。李岚说:“我在找工作时,首先看是否有‘五险一金’,除去‘五险一金’,工资能达到3000元是我的期望值。可是找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中小企业都很难落实‘五险一金’,所以找工作的局限性也很大,可心的工作不好找。” 黄浩今年22岁,梨树县人,从18岁就到长春打工,做过洗车工、服务员、快递员,换过很多工作,却没有一个老板提过“五险一金”的事。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除去吃住,剩不了多少钱。黄浩说:“‘五险一金’谁不想要啊,可是我们打工赚得少,再去掉‘五险一金’的费用,手里剩得就更少了。我宁可现在多存点钱,早点干个自己的小买卖,等宽裕时再把保险补上。” “五险一金”是就职者本应享有的待遇,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它对职场人员至关重要,可在记者的很多采访对象中,就是因为就业者手中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自身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作为员工,和老板硬碰硬的后果,只能是再次失业。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中小企业与求职者签署劳动合同后,只在企业保存。也有些企业与求职者只签署劳动协议,有的甚至根本不签,使就业者很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险一金”难在哪儿?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专家与学者。 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失业保险处白青山介绍说,“失业险是社会保险的五大险种之一,国家规定,只要是用人单位的一员,企业就应当按照工资总额的2%来交纳失业保险,个人也要按照工资总额的1%进行缴纳,总共缴纳3%的失业保险金。当员工失业时,就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目前,长春市失业保险的待遇是按照每个月574元的标准进行支付。我省现在特殊的就是农民工失业保险,企业为其交2%,个人不交。在享受待遇的时候,一年最多享受一个月的失业保险,最多享受8个月的失业保险待遇。” 白青山认为,“五险一金”的难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刚刚发展起来,缺少人力资源部门,没有专人负责职工的保险事宜。还有人员流动比较快,按照相关政策办理保险后,如果再想减掉保险,必须本人签字。用人单位需到就业局办理终止劳动合同备案。而有些短期打工者说走就走,企业没有本人签字,就只能无偿继续为职工缴纳保险金。从根本上说也是企业和员工之间信任的缺失。目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自交窗口已经打开,百姓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缴纳。” 长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策法规处刘刚说:“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五险一金’难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运营成本高,融资困难,企业想节省更多的成本用于再发展。”对于广大求职者,刘刚提醒大家:“首先,劳动合同必须签,如果不签署劳动合同,第一说明企业不正规;第二说明企业要钻政策的空子,不打算对员工负责。所以,在就业时一定要签署正规的劳动合同,一旦发生类似企业不与就业者签署正规劳动合同、不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的事情,就业者都可以到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社会学家傅成说:对于“五险一金”,一批人强烈要求,另一批人不愿意介入,而是希望薪酬直接能增加一些。“五险一金”的实施,实际上是对个人工资进行再分配。短期就业的部分劳动群体会算计,实际拿了多少钱,交了“五险一金”之后,这部分钱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为自己支配,现实当中始终损失。再加上保障制度上的一些不健全因素,保障金的转移和过渡的过程中面对着很多困难,进一步导致一部分人产生不太认可的心态。目前,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和过渡还比较繁琐,只有尽快把不同制度之间的过渡更加清晰化,才能让对保险领域不是很清楚的老百姓为之所用。 傅成认为,城乡统筹的保险制度应该加快步伐,给百姓一个具体的预期。对老百姓而言,自身的保障能得到切实的政策作支撑,就是最真实的要求。

标签:   五险一金五险办理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