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怎么交?异地办理五险一金方法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怎么交?
职工办理
1.办理情况是:有工作单位的由单位办理,个人提供身份证和照片;
2.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以办理转移手续,能随工作带走;
3.养老保险转移:如果找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就到原单位开据养老保险转移单填写清楚工作单位,(最好拿原调动手续)由原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养老管理部门签章,办理养老保险帐户转移手续,原单位做养老帐户减人处理;再到单位盖章认可,到单位所在地的养老保险部门办理接受养老手续,单位做增人处理;办理了养老保险转移后,单位也为你参加了养老保险,两者完全可以合并计算缴费年限,办理退休手续,养老待遇不受影响!医疗保险的转移基本一样。
4.中间失业一般还要按月缴社会保险,也可以中断,看自己的情况了;
5.缴费时间可看有关政策。
无业办理
没工作单位的只能按照自由职业者的情况参加社会保险,只能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养老保险:带上本人的身份证、失业证和2张1寸照片,到当地的社保中心的营业窗口办理。
医疗保险:办完了养老保险手续后,带着上述的材料和办好的养老保险手册,到当地的医保中心的营业窗口办理。按照规定正常缴纳费用就可以了。
农民工关系
广东等农民工流入大省每到年底都会发生大规模的退保潮。退保的外地农民工称,第二年不打算回来务工,如果不退保以后就没法退了,拿出多少钱是多少钱。其想法与济南拒绝“五险一金”的农民工有相似之处。
如果说彼时的社会保险尚不能异地转移,而农民工流动性太强,担心缴纳保险是损失的话,那么,自2010年元旦之后,养老保险可以“带走”了,医疗保险也实现了转移接续,住房公积金更是可以一次性转移全部账户余额,至于不能转移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后两者完全由企业承担,并不影响农民工收入。那么,为何“五险一金”至今仍然被部分农民工“敬而远之”?
可见,政策初衷虽好,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与农民工的现实需要有距离。这种距离包括农民工所说的“很难累计缴纳15年”,也包括异地转移过程中的费时费力,甚至可能包括与企业和社保部门打交道时的弱势等等。总之,正是基于对社保制度的某种不信任感和不确定性,才使得他们只想把钱攥在手里。
异地办理五险一金
其一,应当按照本市户籍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有:
1.取得上海市户籍的人员(包括毕业就业时直接申请办理上海市户籍或就业后由用人单位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2.办理了上海市居住证的人员(包括毕业就业时直接申请办理上海市户籍或就业后由用人单位办理人才引进手续)。这两种情况下,大学生在就业后可以参加上海市的社会保险,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缴纳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简称“城保”)或者是小城镇社会保险(简称“镇保”)。以上两种情况在缴纳社会保险金部分完全相同;在缴纳上海市住房公积金部分有所差别,即用人单位对于取得上海市户籍的人员,必须为其缴纳上海市住房公积金;而用人单位对办理了上海市居住证的人员,没有强制性义务为其缴纳上海市住房公积金。
其二,没有上海市户籍,也没有办理上海市居,这类人员在就业后可以缴纳“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当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录用外来人员手续。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包括工伤、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三项待遇。综上所述,非上海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面谈“四金”问题时,应当先告知用人单位自己的户籍情况,并谈妥用人单位在办理本人户籍或居住证方面的义务,亦可将协商结果签入就业协议书或另行签订协议,以免影响将来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