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社保专家称重庆20年后养老金缺口或达1860亿

2016-09-28 08:00:06 无忧保

    今年8月26日,本报刊发专题报道《中国农民进城之重庆户改样本》与《重庆户改复制难》,关注重庆户籍改革。

    报道刊发后,我国社保领域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浙江大学系统仿真基地主任米红非常关注,专门就其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接受本报采访,他认为,按现有改革模式,20年后重庆市的养老基金缺口达1860亿元

    重庆市启动引人关注的户籍制度改革至今已经1月有余,根据户籍改革新政,未来10年将有1000万名农民转户进城。

    千万农民进城,成本有多高?谁来支付?

    根据重庆市政府测算,仅今、明两年集中转户300多万人,总的资金需求就高达2010亿元。

    其中,取得城镇居民身份的“入口端”需要资金1241亿元(含就业、缴纳养老保险、住房、医疗、教育),解除农村居民身份的“出口端”所需资金769亿元(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农户退出补偿、农村承包地退出补助)。

    但据米红测算,2010亿元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重庆户籍改革需求。

    养老基金20年后缺口1860亿元

    《法治周末》: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重庆户籍人口3275.6万人,其中农村居民2326.9万人。据您测算,千万农民进城,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有多大?

    米红:依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制度规定,千万农民陆续完成转户,成为城镇居民,因此,测算对人口进行了平摊处理。

    按照重庆市现行的养老保障政策,依据现在的老龄化速度,2010年需要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是近17万人,到2018年大约是178万人。

    假设所有的转户农民都是到60岁开始一次性补缴34500元,每月领取500元养老金。

    2010年,养老金一次性补缴收入大约58.5亿元,支出大约是10.2亿元,收入减去支出,养老金本年滚存为48.3亿元。

    以此类推,2018年,养老金一次性补缴收入大约是53.9亿元,支出106.8亿多元,收入减去支出,养老金本年滚存为-52.9亿元,养老金累计滚存为-26.4亿元。

    这些新增城镇居民的养老金累计滚存,从2018年开始变成一个负数,照此推算下去,到2030年,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860.4亿元。也就是说,仅这一块的养老金的缺口就达1860.4亿元。

    《法治周末》:这个巨大的养老金缺口该由谁来承担?

    米红:最终是由政府财政补贴。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新增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开支的估算,还没有算上原有的重庆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本身的亏损。

    无疑,这将为重庆市的财政带来沉重负担。2009年,重庆市财政收入是1165.7亿元。

    可能影响城镇养老基金安全

    《法治周末》:这是否意味着对重庆市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米红:是的。由于医疗卫生、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而我国的养老保障政策应该是一种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政策。

    目前,我国62岁至73岁的人口有2.8亿人,这部分人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了,此外,50岁至58岁的人口有1.9亿人,这些人口很快就要领取养老金了,这对未来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是一个巨大挑战。

    重庆市提出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给予进城农民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理念非常好。但是,在农民转成居民过程中,需要根据人口结构、年龄特点对转户人群进行分类。如果不加任何分类,一下子纳入到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当中,这是很危险的,会造成社会保障的逆向选择。

    《法治周末》:根据重庆市的制度设计,社会保障所需的资金来源除了财政资金外,还有征地补偿、土地收益和农民的宅基地进入“地票”市场置换取得的收入,可以起到一定补偿作用吧?

    米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土地流转收益补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我们面临的资金缺口是非常大的。

    《法治周末》:您对户改中养老保险的问题有什么建议吗?

    米红:要根据人口结构对转户人群进行分类分组,进行养老保障制度设计,要考虑到人口年龄分布。

    我们要确定以什么样的制度保证老人们能够安心养老。制度设计时,要承认城乡二元差异,不能一下子把转户人群纳入到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中去。

    如果参加新农保的转户农民认为养老待遇过低,可以参考企业年金的形式,进行补充养老金的设计,以土地收益来补缴,以确保基本养老基金安全。

    此外,应建立一个过渡制度,既能够保障转户农民的养老保障需求,又能够保障城镇养老基金安全。

    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在科学规划前提下,基于适度普惠的财政投入状况,在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社保待遇差异的同时实现统一。

来自网络

标签:   养老金养老养老金缺口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