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社保并轨提升含金量

2016-09-28 17:20:02 无忧保

    社保三大并轨,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等。蒋宏坤表示,只有把城乡社会保障构筑好,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才更有利于提升社会和谐水平。" data-scaytid="1">10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在北京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的联合采访,畅谈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扎实推进城乡社保三大并轨,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等。蒋宏坤表示,只有把城乡社会保障构筑好,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才更有利于提升社会和谐水平。

    (据《苏州日报》)几年前,苏州就出现了有些人“农转非”之后,又千方百计要“非转农”的新闻。可见,在如今的苏州,农村居民的日子是不输给城市居民的,甚至还可以这么说,有不少农村居民过得比城里人还惬意、舒坦呢。这也许可以看作是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剪影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表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致会经历城乡隔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的四个阶段。其中,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80%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 data-scaytid="4">以后,城市文明已基本普及到农村,也就是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苏州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至今,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苏州基本构建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并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

    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是要“吃掉农村”,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要通过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对于苏州来说,现实的课题就是要不断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让农民共享苏州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要做到这些,肯定是不能靠“自然而然”的。西方的制度经济学派就认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市场,而是社会制度安排中的权力结构。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城乡资源配置最优化,必须从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入手,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农村、农业、农民迈上现代化之路。譬如,苏州农村通过“三集中”,即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城乡社保并轨是城乡一体化的一大难点,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水平、质量角度上来讲,让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无疑是从制度层面提升其含金量。因为,如果一个地方的城乡一体化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不具备相当的实力,是难以做到的。反之,也只有低保、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真正做到城里城外一个样了,苏州的农村居民才能更自信、更自豪地说:伲格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推扳哉!

来自网络

标签:   提升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