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日起,酝酿已久的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正式实施,标志着社保行业终于向全国统筹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同时,国家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机构信息库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这项举措为全国社保信息化厂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社保制度变革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未来需求、如何谋求发展是每个厂商都在考虑和探索的问题,赛迪顾问认为,把握政策、获取资质、拓展业务和积极服务才是中国社保信息化厂商的生存之道。
1.时刻关注中央政策变化,把握社保市场机会
社保信息化建设中的市场机会显然相当可观,但其中的市场大小,产业链上的利益格局会如何划分,也无不取决于政策的一举一动。
未来中国社会保障的“大一统”势在必行。根据200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0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1.43亿,到2026年将达到3亿,并将于2030年开始面临老龄化的严峻考验,届时的老年人抚养比将超过50%,我国将在富裕起来之前提前遭遇老龄化的考验。同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不仅带来了对于“老人”(1998年养老保险改革前退休者)和“中人”(1998年前参加工作,1998年后退休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者)的隐性负债问题,也使得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经历短期内的巨变。
对于投身社保信息化的方案商们来说,贴近政府、把握政策走向已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巨大的社保压力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使得中央意志明显强化,从社保转移接续制度的正式实施上可见一斑;同时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经济发达的地区都希望以各种本地化的政策将富余的基金留在本地,而不是“统筹”到其他地区。对此,社保信息化厂商们应该时刻关注中央政策,及时把握发展机遇。
2.获取前台技术支持商认证,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强制推行核心平台、没有获得前台技术支持商认证的公司将没有资格参加新的金保工程招标等硬性政策的出台,预示着没有进入前台技术支持商官方名单的公司将难以进入市场大门。以北京北控伟仕软件公司为例,有着深厚地方政府背景的北京北控伟仕软件公司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涉足社保行业,承接过东北一些省份和北京、天津等地的养老保险系统,但在2000年,东软集团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心平台研发并在社保市场发力后,该公司的市场阵地开始陆续为东软所接手。今天,北控伟仕的市场已基本局限于北京,主要是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的一部分,而北京医保的系统则由北京首信开发。但要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证的前台技术职称商资格,IT企业必须拥有相对雄厚的财力和技术实力。除参与过核心平台研发的6家厂商,其他获得劳动部认证的方案商均需要为购买核心平台技术而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据悉,浙大网新为此支付的费用是200万元。此外,参与相关技术培训也需要相应的投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了所有参与金保项目建设的公司都必须有3个经培训合格的持证工程师,而且每个工程师不能同时承担两个以上的项目。而对于想进入社保市场的厂商而言,并购似乎是一条不错的路径,事实上,国内已经有IT厂商透露过这种意向。
受宏观政策和地方政策差异影响,社保系统的本地化开发和后续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往往都很艰巨,因此,参与核心平台研发的深度和对其技术规范的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方案商们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成本。进入前台技术支持商范围,将有助于IT厂商对核心平台技术规范的熟悉,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
3.拓展业务范畴,获取发展空间
目前,全国大中型城市与华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东北、华南、华中和西部的社保信息化需求十分旺盛,是推动社保信息化上升势头的生力军。
从市场层面看,近年来,医保的项目颇受青睐。由于医保实时支付、结算压力大,各地对于医保的投入显得不遗余力,方案商获利相对容易。另外,在金额较大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系统之外,失业保险系统的单子近年竞争也激烈起来。尽管如此,社保行业在目前来说还是一个低利润率的行业,与其巨额的前期投入相比,方案商在社保行业所取得的收入十分微薄。为了薄利的情况下获取生存和发展空间,社保IT厂商应该考虑着手实施业务的拓展。
4.将及时、优质的服务作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从某种角度讲,IT厂商的后续服务比实施更重要。服务已经成为厂商在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棋子,这一点已经成为IT厂商的共识。
随着社保信息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能否提供持续有效的后续服务已经成为客户衡量IT厂商价值的重要标准。这一点甚至在系统建设之前,客户就向IT厂商明确地提出需要的服务。社保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信息化系统能否顺利有效的持续运行,直接关系到离退休人员能否正常领取养老金、职工能否正常享受医疗服务等等这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它是一项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系统性工程。对于IT厂商来讲,保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转是头等大事。
来自网络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