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统计局农调队最新调查显示:广东企业为农民工每月支付工资1066元,缴纳社保金100元,但依旧未能摆脱民工短缺的困扰。
此间人士认为,除提高工资外,企业还需研究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时转变生产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广东省统计局农调队11月在广东抽样调查了20家企业、200位农民工和9家劳务中介机构。调查的企业全部是非公有制企业,有20多人的小厂,也有6000多人的大厂。这些企业中90.4%的员工是农民工,其中八成以上是外省农民。95%的农民工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平均年龄为28.3岁。被调查企业的农民工每月收入平均为1066.4元,比去年增长3.1%。调查显示,农民工每月平均总支出为496.3元,比去年增加5.8%。其中吃饭费用为207.2元,住宿费60.3元,电话费64.9元,文化娱乐消费63.6元。平均每月寄回老家的钱是240. 9元,比去年增加 2.9%。
1066元的月薪比广东省政府规定的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高出56%,但这些企业依旧不能摆脱“民工荒”困境。被调查的20家企业中缺少员工的有11家,每家平均缺工8.8%,最多的缺员达五分之一。招工不足已经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12家企业表示“影响按时交货和企业利润”,5家表示“影响企业信誉’,3家表示“不敢放手接大单”。被调查的劳务中介机构反映,广东的“民工荒”属于增长型短缺,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而劳动力供应未能及时跟上。今年1-10月,企业用工需求登记人数为255155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27倍。而同期求职登记的农民工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21. 3%。
据介绍,除工资问题外,“民工荒”还有一个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农村新生劳动力不像父辈那样吃苦耐劳、知足常乐。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农村孩子,相当大部分也跟城市孩子一样,属于“从校门到校门”的一代,很少从事艰苦的农务劳作。除了不满低工资外,工作耐受力较弱使他们不愿意当“打工仔”。广州日成玩具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有6000多人的大型外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说:“公司曾在广西百色地区资助了一批贫困儿童由小学读到高中。今年公司到百色招聘,这些被资助的青年大部分不愿意出来打工。勉强招来3个,工作三个月后相继辞职。”
来自网络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