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北京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退休金将并轨职工养老险

2016-10-11 08:00:09 无忧保

  事业单位改革全国试点方案出台近三年,但阻力重重,仍在原地踏步。图/CFP

  根据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涉及本市46万人的事业单位改革将逐步深入推行。这意味着,一直以来被视为畏途的事业单位改革,正式提上了官方日程。

  记者获悉,在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

  ■方案

  改革将分三大类推进

  本市十二五规划草案中明确提出,将由市编办牵头,研究制定本市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记者了解到,本市事业单位将进行分类改革——对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其转为企业;对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十二五期间,将完成前两类改革。

  对此,规划草案虽然再无更为细化的表述,但记者注意到,这已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官方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最为明确的表态。此前,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牵扯各方利益博弈,一直被视为改革畏途,未能有实质进展。

  【解读】

  教育医疗单位是难点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表示,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大课题,从国家层面来讲,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多达3200多万人,吃财政饭大头在事业单位。在他看来,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路径安排,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回到公务员队伍,自然没有阻力。具有经营能力的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也是大势所趋,如出版社改制等情况,目前来看改制进展得较为顺畅,阻力不大。

  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第三类事业单位,即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比如医疗、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积聚了大量的高端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改革如果太伤害这些人的利益,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汪玉凯认为,正是因为难度积聚在第三类事业单位,因此规划较为保守地提出十二五期末完成改革较为容易的前两类事业单位改革,而具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革从规划来看尚没有时间表。

  ■方案

  退休金并轨养老保险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内容,本市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把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范围,逐步形成统一的城镇职工社保制度。

  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获悉,本市事业单位总数有9000余家,涉及人数46万多人。去年,本市所有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实现公开招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下一步深入改革打下了基础。

  【解读】

  本市改革方案显保守

  汪玉凯称,从国家层面上来看,从2008年开始下决心改革,从全国选择5个省市作为试点,其重要的内容是养老,欲把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推向社会。可是改革遇到了门槛,许多地方的高端人才纷纷提前退休,大学教授符合条件的也提前退休了,因为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制度设计,如果养老社会化以后,事业单位退休金大幅度下降,很多人一听很恐慌。这致使改革推行遇到很大阻力。

  汪玉凯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政策设计还有一定的缺陷,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框架政策设计还值得推敲反思。他认为,整个设计是公务员队伍不动,先改企业再改事业单位,这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大家反问“为什么公务员不进行改革?”

  汪玉凯认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的内容没有超出全国的框架,是较为保守阐述方式,“行政性事业单位回党政机构,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回归机关,大家都高兴,没什么阻力。同时,市场信号好的事业单位采取企业化是大势所趋。”

  同时,汪玉凯认为,对于改革难度较大的部分采取积极稳妥的政策,是比较吻合北京实际的。只要政策稍微明朗一些,北京市也会走到前列的,因为这方面改革有待于深挖,关系到民生的问题,也是北京市政府今后致力所在。

  ■记者观察

  全国改革试点如履薄冰

  谁动了我的退休金?

  因为涉及退休金并入养老保险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事业单位改革因此推行受阻,一路磕磕绊绊。

  2008年初,国务院出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试点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及分类改革。

  该改革方案确定的改革路径其实非常明确。

  首先,对庞大的事业单位队伍进行分类,其中行政类事业单位可直接并入机关单位,按公务员对待;经营类事业单位则直接转为企业,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对接。最终的改革对象是那些“分类改革后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接下来,对这部分人实行与目前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一致的养老保险制度,即改为由个人及单位共同缴费的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待遇将在有所平衡的基础上,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衡定。

  同时,本着平稳过渡原则,养老待遇将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样一来,方案实施前已退休的可享受原退休待遇,这种待遇将比改制后的待遇高出很多。

  改革试点方案出台已近三年,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

  实际上,早在1991年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时,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试点亦随之启动,“但将近20年过去了,可以说根本没有启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表示。

上一页12 下一页

标签:   养老退休金养老险职工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