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专家
杜亚楠
10 年以上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经历。担任员工关系、社保公积金运营及管理工作。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咨询管理服务。熟知北京社保公积金政策,具备实操经验。擅长从员工社保福利方面为客户提出运营管理解决方案及风险管控计划。





保你社保不断缴
0571-22931819
2018-06-29 08:00:02
A-
A+
问:社保养老金可以领多少 社保养老金怎么计算
答:社保养老金可以领多少 社保养老金怎么计算 对职工而言,社保即通常说的五险一金,具体五险即:养老保险(个人8%;单位20%),医疗保险(个人2%;单位9%),失业保险(个人1%;单位2%),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和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一金即:住房公积金(个人8%;单位8%)。
2011年7月1日,新社保法实施,对养老金领取做了修改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1][2]下一页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举例计算
男性,40岁参保,60岁退休,月工资分别是2000(A)与8000(B),退休当年社会平均工资4000
按照新社保养老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下降(原计发月数统一为120)
A:2000*8%*12*20/139=276——(老公式是320)
B:4000*8%*12*20/139=1105—–(老公式是1280)
基数分母大了,分子不变,退休金缩水了;要想分子也大,必须交费年限长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多了系数
规定系数是0.6—3,是自己实际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平均比值
系数小于等于1,养老金缩水
按照最低0.6算,基础养老金=4000*(1+0.6)/2*20%=640
——缩水(老公式是800)
按照1算,基础养老金=4000*(1+1)/2*20%=800
——持平
按照最高3算,基础养老金=4000*(1+3)/2*20%=1600
——翻倍
如何不缩水,达到翻倍,还是交费年限长,实际缴费高才行
上一页[1][2]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