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农保
顺德区创新方法高效完成新农保资格认证工作


顺德区创新方法高效完成新农保资格认证工作 ——认证率达到100%,800多人暂停待遇 经过两个多月的团结协作奋战,顺德区9.4万多名新农保领取养老待遇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圆满完成,有效地保证了基金支付安全,取得了显著成效。 ——认证工作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任务重。本年度顺德区新农保认证人员达9.4万人,人数居全市之首,需逐一确认领取待遇的资格;二是时间紧。认证工作需在6至7月两个月内完成;三是基层压力大。认证期适逢居民医保续保的时间,各办事处和村(居)已加班加点满负荷工作,可安排的工作人员十分有限。在困难面前,顺德区局各部门创新思维,化危为机,出色地完成认证工作。截至7月30日,全区完成资格认证9.4万人,认证率达100%,共查出因死亡、迁出、重复享受职保养老金等原因丧失领取待遇资格886人,为基金挽回直接损失14万元。其中,417人已办好待遇终止手续,终结新农保关系;469人暂停了养老待遇,陆续办理终止手续。 ——创新完善认证办法提升效率 今年的新农保认证工作,肩负着为明年职保认证工作铺路的重担,让各办事处、村(居)提前完成“热身运动”做好准备。该局养老科大胆创新认证办法,采用村(居)协助认证和抽查认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认证工作。先由村(居)逐一核查新农保领取待遇人员的生存状况,然后再由科室将村(居)认证结果与公安、殡葬部门数据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有差异的人员作为抽查对象要求亲自办理认证。该认证办法大大提高了认证的效率。一是核查彻底,充分利用村(居)掌握的生存情况第一手资料,核查所有认证人员的状态,确保新农保认证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人”。二是省时省力,认证操作全过程采用“数据打包”的方式,将10个镇(街)200个村(居)协查和抽查结果用表格收集,全部由科室进行数据处理和系统操作,高度压缩全区工作量,大大节省办事处的人力物力,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人力、取得最佳的效果。 ——齐心协力各尽其职完成任务 本次认证工作的成功,除了采用新的认证办法外,更重要的是局相关科(室)、办事处和村(居)众志成城,不怕困难,想方设法将认证工作做好做实。 一是组织有力。养老科精心组织,反复就认证办法的调整征求各办事处的意见;提早召开通气会,详细解释调整办法的原因及操作要点,让办事处尽早开展准备工作。各办事处加大组织力度,充分调动村(居)委会积极性,争取镇(街)和各村(居)的最大支持。例如杏坛、陈村、乐从、伦教等办事处都召开了动员和业务介绍大会;勒流将认证工作第一时间上报镇人社局,由镇人社局统一发动村(居)。在各办事处的精心组织下,村(居)委会加大了工作推进力度,让认证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二是指引周详。各办事处多措并举加强操作指引,让村(居)经办人员尽快熟悉各阶段的操作流程、表格的填写办法、宣传的要点重点。如伦教、杏坛、均安等办事处专门编制了简明的操作指引,派发到村(居)经办人员手中,并就各村(居)遇到疑问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解答;北滘、龙江、容桂、大良等办事处派专人电话联络村(居)经办,“手把手”地讲解操作办法,让工作人员短时间内完全掌握认证办法等等。正是有各办事处细致耐心的指引,收回的200个村(居)认证结果才会整齐划一,保证了系统数据导入的成功率。 三是密切跟进。因为认证期与居民医保续保时间重叠,为确保两项工作不会互相影响,各办事处密切跟进村(居)的工作进度,及时提醒村(居)按时完成任务。如伦教办事处制订了工作时间表,在布置任务时,提醒村(居)提交资料。大良、勒流、陈村办事处派专人在各阶段结束前联系村(居),落实工作进程,确保认证资料及时报送。 四是细致准确。科室、办事处灵活运用多种统计和数据对比方法,认真核查村(居)报送的资料,确保“出口”资料和“入口”资料准确无误。凭借着通力合作,认证结果导入成功率达100%,暂未发现错误数据。 ——认真总结优化管理做好后续工作 本次认证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户口在市内各区、镇(街)、村(居)之间转移应如何管理,村(居)如何及时报减死亡人员,多发待遇追回工作如何完善等等。下一阶段,科室还需要继续优化管理办法,办事处需就多发待遇联合村(居)开展追回工作。 今年新农保认证工作面对重重困难,却取得了圆满成功,并为明年进一步推进村居认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成绩的取得,再次证明了顺德区局拥有一支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优秀社保队伍,在为民服务、便民服务方面不断创出新招、精益求精,为建设满意社保服务添上了亮丽的一笔!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