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月底前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完成验收


记者今天下午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城八区和远郊区县中的大兴、昌平、房山区社保卡发放、定点医疗机构验收工作基本完成,其他远郊区县的社保卡工作也已全部启动。月底前,北京所有具备验收的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将全部完成验收工作,为6月底前实现所有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持卡就医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向参保单位发放社保卡已达580余万张,占发卡总数的70%。发放到个人手中的社保卡300万余张,其中使用社保卡的人数达到100万张。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社保卡的发放,目前新增持卡就医人数增速较快,每周新增人数在9万人左右。 本市定点医疗机构达1800余家,截至目前,全市已通过验收的定点医疗机构1600余家,向社会对外公布开通的定点医疗机构达1202家。 社保卡推进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在六月将全部开通验收通过的定点医疗机构,6月30日前完成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社保卡发放。 “持卡就医”问答: 1,关于社保卡的发放。 目前发卡虽然达到580万张,但收到的个人领卡回执只有300万份,有些卡还滞留在用人单位、人才职介中心或社保所,没有发到个人。在这里提醒单位要尽快发卡,同时希望参保人员要主动和参保单位联系领取社保卡。 2,参保者拿到社保卡后即可开通使用社保卡。 由于发到手中的社保卡中并没有持卡人以前的就医记录,为累计持卡人的门诊起付线金额,建议使用社保卡之前,最好将已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交到单位或社保所按原流程报销。 如果持卡人已使用过社保卡就医,手中未报销的医疗费用也可以报销,报销时同时将社保卡上交。 3,参保人员持社保卡就医后起付线没有变化。 有些参保人员担心持卡就医后,由于有未报销的医疗费用,会不会收两个门诊起付线。对此,市人力社保局解释,持卡就医后起付线标准不变,参保人员门(急)诊费用一个年度内只扣一个起付线,在职人员1800元,退休人员1300元。持卡就医前和持卡就医后的医疗费用是累加计算的,不会产生两个起付线的问题。 累加计算后,超过门诊起付线的医疗费用按照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个人只负担应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 4,实时结算收据进一步细化。 门诊持卡就医后医疗费用结算的金额,是依据现行医保政策,统一由市人力社保局的信息系统计算出来的,最终通过医院打出结算费用单据。经过反复的测试和使用,门诊持卡就医的医疗费用结算金额是准确的。5月1日起,实时结算收费票据明细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若干明细项目,其中增加了“退休人补充险支付”。 持卡就医后原来退休人员自付部分中再报销50%的医疗费用,在当次就医时可一并结算。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