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拟将社区医保报销比提至90% 扩大药品目录


北京社区医保的报销水平,本年拟提高到90%,以加大社区医院对患者的吸引力;劳动部门将推出半公益化家政公司,所有家政员均为该公司的员工,雇主直接跟该公司对话,由公司解决家政纠纷。昨日下午,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参加平谷团讨论时,接受本报采访,回应了“养老券不好使”等问题。 问题1 社区医生流失 将扩大社区药品目录 在回答记者问题时,丁向阳坦言,由于待遇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京城社区医院的医生正在流失。政府目前正在出台政策,遏制流失现象,“优质医疗资源贬值,为小病、初诊服务,这些其实应该是社区医院做的事情。” 他表示,为提升社区医院的吸引力,平衡城市医疗资源,北京将提高社区医院的报销比例,本年内拟提升至90%。据了解,目前北京基本医保社区门诊报销比例为70%。 他说,同时,还将扩大社区医院药品供应目录,全面推行社区医院双向转诊,配置全科医生。“建好全市的社区医院,就等于建了很多医院”。 丁向阳预测,通过社保卡全面推行,老百姓电子病历逐步建立,社区医院将成为老百姓就医问诊的主力。 问题2 养老券不好使 发券为规范为老服务市场 去年,北京推出养老券,居家养老的老人持券,可以享受送餐、理发、清洁等服务。但是,由于养老券不能跨区使用、未覆盖所有生活需求,一些老人反映“养老券不好使”。 对此,丁向阳表示“刚开始可能不够方便,但即便如此,还是要发养老券,而不是现金”。 他解释说,政府发行养老消费券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规范的为老服务市场,以适应未来的老龄化社会需求。但市场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北京的为老服务市场,目前只是“蹒跚学步”,三至五年后才能初具雏形。而发放养老券就是为老服务市场的“敲门砖”,吸引企业加入,“微利,但市场庞大,一年的营业额可以达到几千万、几亿,肯定有企业乐于参与。通过市场竞争,政府选出价格最低的、服务最好的”。 丁向阳形容说“这是用市场智慧制定政策,解决养老问题”。 据其介绍,去年养老券发行之初,老年餐桌本打算直接品牌化,由马兰拉面、华天快餐等知名快餐企业担任“大厨”,但试运行后,发现为老服务距离品牌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最后就近选择餐饮企业,以居家养老居住地附近的餐馆为主,谁愿意做、谁做得好,就能拿到政府补贴”,他表示,北京的为老服务市场,将沿着老年餐桌轨迹运行,逐步过渡到品牌化阶段。 问题3 家政市场不够规范 半公益化家政公司定向招生 去年桑兰保姆事件,使京城家政服务市场备受关注。昨日,丁向阳回应说,今年五一,北京劳动部门将推出一个全新的产品———半公益化家政公司,所有家政员均为该公司的员工;雇主直接跟该公司对话,由公司解决家政纠纷,“就是新加坡等地区的做法,人力社保局考察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后形成了北京的模式”。 据其介绍,劳动部门即将推出的家政公司,从业人员全部“定向招生”,选自贫困地区;从业前必须接受为期半年至一年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家政业务,还有心理和文化课。考试合格,获得上岗资质后,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成为正式员工,享受养老保险等待遇,每月从公司而非雇主手里拿工资。雇主则直接面对公司,跟公司结算,一旦引发家政纠纷,也跟公司算账。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