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格局不破 医保互认难行


媒体报道,江苏、上海、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近日出台政策,拟在长三角地区建立医保定点机构的互认制度、异地就医医保费用代报销合作机制等。 医保互认互转、异地就医费用代报销,这是异地养老、异地打工人员梦寐以求的大事。早在2004年10月,江苏省就与上海市建立了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养老金资格协助认证机制,但因设限较多,真正能够受益的人员则不多。时间已过去5年,现在三省一市联手,拟建立基本医保互认制度,尽管这还是一个征求意见稿,但毕竟有了新动作,利益相关者还是充满期待。 那么,长三角三省一市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基本医保互认,目前尚不知晓,如果征求意见稿不顺利,实施会遥遥无期。此前的今年6月,海南也拟与广西、广东合作,建立基本医保互认制度,但也是没有具体时间表,至今尚不见有新的进展,让人感到焦虑。 建立区域间医保互认制度都这般难,要建立全国医保互认制度也就更难。俗话说,不是当事人,不知别人疼。退休人员异地养老,流动人员异地打工,医保不能互认互转,就医费不能异地报销,这是多么麻烦的事情。如今已是互联网时代,医保还停留在诸侯割据时代,政府职能部门为什么不下气力去解决这一难题?假如医保能够全国一卡通,进而实现社保神州行,平民百姓何至于受此折腾? 医保迟迟不能互认对接,原因何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认为,医疗保险 和养老保险不一样,它不是积累的问题,而是即期的问题。以农民工医保为例,要想实现省份突破,关键要实现不同地区之间参加医保的缴费年限互认。很多农民工在家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到了城市,特别是企业,企业又按照当地法定规定行事。这涉及到两地利益,两地利益不能衔接的问题。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