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社科院公布07年调研 半数低保者有劳动能力

2017-06-27 08:00:01 无忧保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昨天公布了2007年科研成果,其中很多课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些科研成果显示,朝阳、海淀、丰台存在112个行政村,环境差和治安不好是行政村主要问题;城四区生活满意度比5年前低;低收入制约贫困家庭再就业。解读1 低保人员??[现状] 警惕低保人员中的“懒人”??北京市低保人员中有50%具有劳动能力,但去年对西城区和宣武区的6个街道低保人员再就业进行调查,只有一个街道的低保人员的就业率超过30%,为35%,有两个街道的就业率仅为11%和8%。??近年来,北京市“低保新增户”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其中劳动力约占一半;但因就业而“退保”的人数却没明显增加。??市社科院副研究员邱莉莉表示,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能将劳动力和非劳动力区别对待的情况下,一些家庭有能力就业但缺乏就业压力,久而久之养成依赖救助的习惯,成为对社会无用的“懒人”。“从长远看,‘懒人’扩大将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原因] 低收入制约贫困家庭再就业??邱莉莉认为,低保人员再就业难有几方面原因。这个群体由于年龄、文化程度和技能等劣势,对自己缺乏信心,害怕工作被人取代。??另外,大部分贫困家庭工资在600元-800元,如以当前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640元计算,去除交通费和午餐费支出,实际带回家的月收入为420元。“而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为人均310元,由于工资收入低,再就业没使生活状况发生改变。特别是社会救助呈现更多的福利优势。贫困家庭是救助对象,在就业呈现明显劣势时,人们自然趋向于‘保障’。” ????[建议] 应减少对劳动力的部分救助??她认为,由于就业促进机制不够强有力,使贫困家庭不敢走出保障。所以,应该通过增加配套政策提高就业后收入、解决保险问题、消除后顾之忧,让就业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优惠,而不是羡慕救助的种种好处。只有加大了扶持力度后,人们才会通过利益得失的识别去优先选择就业而不是救助。“要增强他们的竞争力迫切需要进行技能培训。但目前仍有近半数的就业家庭未接受过技能培训。”??除完善就业促进机制,还应减少对劳动力的部分救助,增加就业紧迫感。“除了将有劳动能力的人‘拉进’就业,还要有将他们从保障中推出的手段,将‘推、拉’结合。”????解读2 生活满意度??[现状] 城四区生活满意度降低??市社科院社会所副研究员雷弢认为,调查结果显示,与5年前相比,去年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城区的生活在某些方面有明显改善,如健康生活质量、工作满意度以及收入与消费水平均有提高;但城四区居民对生活水平的满意度比5年前有所降低;主要体现为,对于老北京居住区来说,由于人口密度大、居住空间有限,五年来城四区居民的教育生活质量、居住生活质量、社区环境质量和婚姻家庭生活质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原因] 与教育、交通等问题有关??雷弢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目前的教育、交通等问题有关。“以教育为例,原住居民的子女大学毕业后,买不起房子,只能往郊区或其他区扩散;在北京毕业的大学生,户口很难落到城四区。这样就导致城四区教育水平下降。”??城四区在职者上下班路途用时要多于外四区在职者,早8时和下午5时,是北京市城市在职者上下班路途人流高峰时段。与外城四区相比,城四区上班族坐车的多,骑车和步行的少。有18.5%的城四区上班族表示,他们上下班的路上堵车“非常严重”;47.3%的人表示“比较严重”。????[建议] 城市规划防止贫富分区??他说:“如果把居民综合生活质量比做木桶,对城四区居民来说,他们的居住以及社区环境生活质量就是那块短板。”他建议有关部门从多个层面和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城四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四区居民居住以及社区环境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城市规划要防止贫富分区,改造旧城不是疏散北京市民。????解读3 行政村??[现状] 环境差是主要问题??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梅松,去年带领课题组对朝阳、海淀、丰台的112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丰台区的最多,有54个,建筑面积为3157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为193983人;朝阳区是39个,建筑面积是2954万平方米,常住人口为157779人。行政村中有超过一半分布在四环至五环之间。调查显示,村民将“环境差”和“治安不好”列为本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 多因素制约行政村??梅松指出,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是我国实行“城乡分治”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果,是郊区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因此,治理行政村的背后存在着社会、经济、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行政村的治理工作,影响着治理工作的成效。如村民就业比较难、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建议] 应该逐步撤村转居??对于如何治理行政村,梅松提出:将112个行政村的管理体制纳入城市管理体系,逐步撤村转居——加快撤乡(地区办事处)建街步伐,推动112个行政村的农业管理体制尽快向城市管理体制并轨;加快撤村建居步伐,尽快在112个行政村建立并形成较完善的社区管理体系。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