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撑起安全“保护伞” 未雨绸缪解民忧

2017-07-05 08:00:01 无忧保

  2016年9月,河北省廊坊市工伤保险业务全面实现网上申报。 这标志着廊坊市工伤保险经办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廊坊市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地域特色明显、经济贡献较大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集群, 工伤保险安全网的作用日益凸显。

  工伤保险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千万个企业的发展和千万个家庭的幸福。 近年来, 我市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工伤保险 ‘安全网’ ‘减震器’的服务保障作用。廊坊市人社局局长张维真说。

  力促广覆盖扩面提质顺民心

  廊坊市自2004年7月1日开展工伤保险工作以来, 经历了快速推进、扩面提质的发展历程。 参保人数由最初的5万人,发展为2016年的45万人。 工伤认定案件和劳动能力鉴定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工伤保险各项配套政策日趋完善,保障范围、 保障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从2006年8月开始, 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廊坊市用3年时间,大力推进农民工 平安计划, 把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就是保障他们身后家庭的幸福。 我们用了3年的时间, 全力以赴地推进农民工参保,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张维真说,目前廊坊市农民工参保人数达17.6万人。

  力促工伤保险的广覆盖, 将未雨绸缪落到实处。 这是近年来廊坊市推进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2006年7月,廊坊市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出台, 让更多的工伤患者充分享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填补了事业单位、 民间非营利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工伤保险政策的空白。 目前, 廊坊市已有5.5万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保, 占参保总人数的13%。

  2007年8月,廊坊市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出台。 我市出台的建筑施工企业以项目参保、动态实名制管理的参保缴费办法,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廊坊市人社局副调研员王建国介绍说。

  近年来, 随着工伤认定、 劳动能力鉴定、 业务经办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程度的大力提升, 廊坊市工伤保险覆盖职业人群已达到45万人, 先后共为31800余名工伤职工及供养亲属支付待遇4.5亿余元。

  力求保权益破难提待应民意

  1979年4月,廊坊市文安县供电局的职工张全在架设高压线过程中被高压电击伤, 导致左臂截肢、双腿截肢。经廊坊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二级,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但由于种种原因, 张全的工伤保险待遇并没有得到落实,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

  2010年, 廊坊市解决 老工伤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出台, 迅速为张全落实了工伤保险待遇。 如今, 张全每月可领取3400元伤残津贴和护理费,生活有了保障。

  真的没想到, 政府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张全说。

  张全只是廊坊市 老工伤 政策众多受益人之一。2010年,廊坊市将 老工伤纳入社会统筹工作顺利开展, 全市共有649名国企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老工伤人员伤残津贴、 护理费、旧伤复发医疗费等都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有效保障了 老工伤 人员利益,减轻了企业负担。

  2010年,廊坊市作为河北省首批试点市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

  我们坚持 ‘高站位创新思路、高效率全面推进’ 的工作理念, 严格执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 ‘六统一’, 即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参保范围和对象、 缴费基数和费率标准、基金财务管理、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支付标准、 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系统, 取得了积极成效。 廊坊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管理中心主任张玉柱说, 推行市级统筹四年来,廊坊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加78%, 基金征缴额增加300%,基金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2012年4月,廊坊市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实现市级社会化发放, 工伤定期待遇8连增。 供养人员定期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 减轻了参保单位工作负担, 调动了其参保积极性;消除了之前单位代发环节中可能存在延迟发放、 不足额发放等风险,有效地维护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力保服务优创新规范解民忧

  倾尽全力为参保企业和工伤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 千方百计规范经办流程,创新经办手段。 这是多年来廊坊市不断追求的目标。

  现在我们工伤认定工作平均每天接待来人来访、电话咨询70多人次,工作量骤然增大, 对认定工作提出新要求。长期在工伤保险认定工作岗位工作的王殿光说, 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 廊坊市把依法行政,及时准确作为工作目标,通过规范操作、创新调查方法、召开案例分析会等完善各项程序,确保工伤认定及时合理。

  2012年5月,廊坊市开通的工伤人员远程指纹认证系统, 方便了工伤职工以及供养亲属进行资格认证。2014年10月起, 同时推行工伤保险供养人员人脸识别系统。 随着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开发使用, 如今,供养人员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完成资格认证。

  2014年,廊坊市开展了 工伤鉴定送下乡 行动, 在文安县、 大厂县加设站点, 每月组织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深入基层一线,为工伤职工就近就地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对重症患者、 行动不便或家庭条件困难的职工, 专家进行上门服务。

  服务下基层, 工伤鉴定更趋人性化, 这是根本, 亦是方向。廊坊市人社局工伤保险科科长王钧说。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