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 北京市通州区迎来数百名 客人。他们是全国地市人社局长窗口作风建设培训班学员, 前来参观通州区职介、 社保经办、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等人社窗口。
近年来, 通州区人社局加强队伍建设, 健全制度体系, 改进服务方式, 完善工作机制, 进一步树立窗口单位和经办人员的优质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2015年, 通州市人社局被北京市政府授予 首都精神文明标兵称号; 2016年, 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地市 (县)级人社窗口单位作风建设培训教学示范窗口。
每一次服务都有评价倒逼服务水平提升
日前, 小编走进通州区运河大街玉桥西里4号楼。 一楼是职介经办大厅,共38个服务窗口, 秩序井然。
小编靠近一个窗口, 只见一位着装整洁、 佩戴胸卡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办事群众答疑。 3年到期,可以再次申请灵活就业。
那还有社保补贴吗?
第二次申请灵活就业, 按政策可以再次享受社保补贴。
办事群众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在评价器按下 非常满意。
工作人员的服务很好, 我发自内心给了好评。这位办事群众告诉小编, 服务是好是坏, 群众心里有杆秤。 群众拥有评价的权利, 有没有评价器当然不一样。
胸卡显示, 得到 非常满意评价的这位工作人员名叫张晶。
你在这个窗口干了多久了?小编问。
3个月。
据张晶介绍, 职介窗口涉及业务达157项之多, 为了让大家熟悉业务, 他们每3个月到5个月轮岗一次。 提到评价器, 张晶说: 很有必要。群众的评价是客观的声音。以前没有评价器时, 有时窗口会接到举报电话、 收到投诉信件, 处理起来需要大量时间。
2014年5月, 通州区人社局为4号楼的所有窗口安装了评价器。两年多过去了,职介大厅的38个窗口再也没有被举报、 被投诉。 评价器倒逼我们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通州区职介中心主任王文全说。
评选服务之星激励大家干事业
通州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在4号楼二层。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坐在信访窗口接待的工作人员叫吕沛昕, 今年28岁。 小编注意到,她工位上竖立着一个镶嵌 服务之星有机玻璃奖牌,木制底座上刻有5颗红星。
通州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院长李祥辉告诉小编:从2015年开始,通州区人社局每半年评选一次窗口‘服务之星’,分5星、4星、3星。目前已经评了3次,仲裁院有21人次得过这一称号。 吕沛昕在2015年上半年被评为5星级 ‘服务之星’。
吕沛昕认为, 被评为5星级服务之星, 是鞭策, 是鼓励。服务无止境。 ‘政策宣传无死角、受理接待无扯皮、业务工作无差错、服务保障无距离’的工作标准,要靠我们的努力落地。她说。
小编注意到,通州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的信访窗口,张贴着 仲裁员热情服务廉洁办案排行榜。 通州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成立之初,我们就设立了 ‘排行榜’,目的是激励大家干好事业,争做服务标兵。李祥辉说。
据通州区人社局局长杨连元介绍,2015年以来,全局123个经办窗口共有149人次获得了不同星级的 服务之星 称号。 你看,星级奖牌就放在获得者的工位台上,他们是窗口工作人员的标兵。
师徒结对岗位练兵让业务更精湛
为了培养一支思想过硬、 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队伍,通州区人社局在窗口单位开展了师徒结对岗位练兵活动。
据通州区人社局党委委员刘江介绍,通州区人社局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徒弟 优秀师傅 优秀师徒对子, 目前已有50人被评为优秀徒弟,49人被评为 优秀师傅,64对师徒被评为优秀师徒对子。 这项活动引导大家以精湛的服务技能为荣, 以不耻下问为荣,以争当‘服务之星’为荣。
4号楼3层、4层是社保服务大厅,共有83个社保经办窗口。小编驻足46号窗口,只见工作人员刘涛正在给一位男士办理补缴社会保险费事宜。几分钟后,小编问这位男士: 今天您排了多长时间队?他回答: 我是昨天在网上预约的。因为预约了这个时段,来了之后拿号,五六分钟就到我了。 工作人员对业务很娴熟,办事很快。
刘涛是一名硕士毕业生, 入职一年多。 我的师傅邓巍非常有经验,对社保各项业务都熟悉。 他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办理社保各项业务,让我很快进入了角色。
社保中心主任杨玉洁向小编介绍,83个社保经办窗口,师徒结对有70对,有些对子还是跨部门的。这项工作坚持了3年多,许多年轻人已经出师了。
预计今年我区社保基金收支规模将达150亿元, 是2013年的两倍。目前,窗口已完成了 ‘分窗口办理单项业务’向 ‘一窗口办理多项业务’的转变,全区2.5万家参保企业、 近50万参保职工、3.4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在任何一个窗口,一次性办结行政审批和社保经办业务,享受到更精准、 便捷的服务。杨玉洁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