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提出,人社部门要准确把握 十三五 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 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全面落实创新发展、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共享发展, 推进人社事业全面发展。 对四川省人社部门来说, 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彰显人社事业新作为? 对此,近日小编采访了四川省人社厅厅长戴允康。
小编:在经济持续下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 四川的就业整体形势怎样?当前面临哪些新挑战? 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这些挑战?
戴允康:就业是民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就业是永恒的课题, 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 任何时候都要抓好。 四川是人口大省, 全省劳动力供给总量与需求间矛盾依然存在, 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新高,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任务艰巨繁重,就业形势比较复杂。
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以创新创业拓展就业空间, 激发创新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因地制宜做好今年5万多名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 切实提升贫困家庭子女、 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群体就业能力, 积极发挥就业脱贫助推作用,不断提升就业质量。
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9.2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 总量压力很大。 我们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为抓手, 细化完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小微企业吸纳就业、 自主创业等政策措施, 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支持,落实求职创业补贴、 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促进大学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今年, 我省青年创业基金已达9300万元,安排资金4000万元用于扩大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规模, 增加创业项目孵化功能, 形成 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阶梯型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截至8月末, 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62%,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今年1-8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 城镇登记失业率4.23%,控制在4.5%年度目标以内。(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小编:四川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有哪些新实践?
戴允康: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持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稳增长、促就业和解决三留守等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省政府建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释放全省1.76亿元返乡创业分险补助资金杠杆效应,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1.9亿元。拨付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各地开展返乡农民工初创培训、创业辅导、创业技能提升培训。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建设力度,共建成返乡农民工创业园245个, 年产值达689.9亿元, 创业园区吸纳就业90万人。截至8月末,我省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4.7万人,创办企业1.1万个,实现产值92.4亿元,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潮在蜀中大地蓬勃兴起。
小编:四川今年在推进脱贫攻坚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戴允康:全省各级人社部门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省厅建立了就业扶贫调度制度,实行按月通报、常态化督查。今年以来,在正常分配就业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我们专门为88个贫困县安排就业扶持资金2亿元,率先完成与省六有大数据平台劳动力信息的比对、复核和认定, 摸清了全省农村劳动力3987.2万人、贫困家庭劳动力211.1万人并完成实名制登记入库,摸清了今年计划脱贫的贫困家庭劳动力63.8万人。全系统共组织扶贫专场招聘活动591场,省内企业吸纳就业19.1万人,实现跨省有组织劳务输出62.7万人,公益性、公益类岗位安置贫困群众2.86万人。共组织贫困家庭劳动者参加培训8.8万名。实现城乡医保统筹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98.9%。下达四大片区 88个贫困县招募计划1014个。
小编:今年,人社部出台了加强和改进人社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四川在这方面有哪些做法?
戴允康:我们将加强和改进人社领域公共服务作为推进系统职能大转变、机制大改革、方式大调整、作风大改进的有力抓手,最终推动实现全省系统整体工作的根本转型。我们对人社领域公共服务的定义、内涵和外延等方面的内容予以明确,对人社部部署的32项工作任务分别从主要措施、进度安排、完成时限、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等方面进行逐一细化。目前,我省已完成覆盖全省人社系统省、市 (州)、县 (市、区)三级,涵盖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综合业务等内容的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编制完成省本级公共服务事项相对应的办事指南。我们坚持 宁让自己多操心、也要让群众少委屈理念,大力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创新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在规范档案管理,取消无谓证明,缩减办理时限等10个方面破解办证多、办事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 可持续方向, 围绕标准化、法制化、信息化,积极推行 一站式服务、 自助式服务和 下沉式服务,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和群众获得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