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陈建华倾注心血多年的创业项目在广西南宁市开花结果,他创办的医药公司在多个领域的新药研发成效显著。
近两年,南宁市扶持创业的力度逐年加大,南宁市对创业人才的支持诚意打动人心,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成为真正的创业乐土!陈建华说。
几年来, 南宁市人社部门秉承真情人社、倾心为民的宗旨,通过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人社事业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暖心的服务。
培土育林——让创业就业之花绽放
2015年10月22日, 南宁创客城正式开幕,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吸引了40个创业项目团队入驻。 邕城创业行、互联网+青年创业论坛、创业服务进社区、创业明星进校园、创业沙盘大赛、创业咨询师培训等一系列创业创新活动在南宁市蓬勃开展。
几年来,南宁市高度重视创业环境的培养,采取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和措施,为各类创业者培育肥沃的创业土壤。
小编在武鸣县了解到,作为南宁市创建充分就业县区的试点城区,该县目前已建成信用村18个,信用社区3个。
武鸣县人社局局长韦百峰介绍说,信用社区的建设,简化了办事程序, 降低了信贷率, 增加了信贷额度,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调动了村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对就业创业工作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南宁市自2014年开展创建充分就业县区工作以来,武鸣、兴宁、青秀三个城区作为试点启动并完成了评估验收。2015年,该市创建工作发挥出了稳就业、保增长、促创业的助推作用。
2015年, 南宁市在已有创业孵化基地27个、创业示范基地33个的基础上,又新认定了8个创业孵化基地。
南宁市人社局副局长刘小平介绍说,为了减少创业路上的阻力,该市不断简化登记手续,对创业者申请办理营业执照要严格贯彻执行各项住所放宽政策,进一步加大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的力度,并通过登记一址多照企业,培育商务秘书企业,切实解决创业场地难问题。
目前, 南宁市微型企业累计10379户,其中2015年新增679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9674.2万元。
顺应时代———撬动社保发展新活力
2015年10月29日, 南宁市智慧社保诊疗一卡通自助平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南宁市以 互联网+社保+医疗+金融服务为核心,与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共同推出的全新便民服务平台。
我们以创新拓展社会保障一卡通服务为着力点, 研究开发 ‘诊疗一卡通’ 自助平台, 破解当前城市就医挂号、 候诊、 结算、 缴费等排长队难题, 有效推动参保群众便捷就医、 阳光就医、 放心就医, 取得了良好实效。 南宁市人社局副局长刘德宁说。
瞄准了群众对社保 阳光服务的需求,南宁市提出以社会保障一卡通为基础的诊疗一卡通服务思路,从全民医保的大背景、大形势出发,全力破除医归医、保归保、金融归金融的传统意识,实现服务资源整合和创新供给,构建面向公众、线上线下互动的一体化在线服务。
民生情怀———促改革创新常态长效
面对人社事业的快速发展,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要求,南宁市人社局始终坚持积极探索,力求改革创新常态长效,让群众感受到浓浓的民生情怀。
2015年, 南宁市启动第二届农民工技能大赛选拔赛, 脱颖而出的农民工选手在决赛中取得7个项目的一等奖。 越来越多农民工和产业工人通过 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 绿城南宁产业工人培训三年行动计划 提高了本领, 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后劲。 同时, 南宁市建成市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以及 南宁农民工之家网站,形成了农民工公共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和城市服务体系。
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南宁市创新建立新增建设项目劳资纠纷主动预防机制。2015年对51家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处理处罚,将61件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移交公安机关。该市还试行流动仲裁庭办案模式,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仲裁员到机关、高校、群众中公开开庭审理案件,提高了透明度和公信力。
据了解,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2015年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4834件,约占广西案件总量的1/3,仲裁员人均年审理案件130多件。
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副院长蒋晟介绍说,为进一步提升仲裁审理效率,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探索院长办案制和庭长办案制,院长每月办理2-4起案件、庭长每月办理4-6起案件, 强化院领导对案件的参与、指导和监督职能,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运行管理机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