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福建省上杭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离开农村走向城镇。为了消除城乡差别,让农民享受公平的社会保障,2008年,上杭县出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办法》,整合新农合、居民医保制度,实行同一个管理机构、同一种筹资标准、同一种报销办法、同一种运作模式,实现了医保城乡统筹。
城乡居民一样 实现同城同待
上杭县根据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运行情况,完善了医保政策,提高了报销比例,让参保人员得到更多实惠。 目前, 该县参保人数达47.62万人,其中,职工医保4.46万人、 城乡居民医保43.16万人, 加上在外务工和求学的3万人参加外地医疗保险,全县共有50.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实现了医保制度全覆盖。
农民和城里居民享受同样的待遇,这在过去想也不敢想。 现在,我们在服务大厅办理医保手续,和城里人享受一样的待遇,不受歧视。另外,这里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我们感觉像在家一样。日前,在上杭县社保服务大厅8号窗口,农村参保居民李某高兴地说。
2009年,上杭县又推出新生儿医疗保险政策,将新生儿纳入医保范围,随母亲一起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多亏县里出台了新生儿医保政策,让我孩子一降生就享受到医保的温暖。上杭县参保人员赖苏琼说, 我孩子出生不久就患病住院,医疗费花了好几万元。因为参加了医保,孩子的大部分医疗费得到报销,否则不知怎么办。
同时,上杭县还对残疾人、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 五保户的参保费由政府埋单,或减半收费。这一政策把全县所有困难人员纳入医保范围。
分段分级报销 引导合理就医
从2013年起,上杭县参保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就医,医疗费报销不设起付线;在县级医院住院,报销起付线为300元;在县外住院就医,报销起付线为800元;年度最高报销额为10万元。
据上杭县医保中心负责人介绍:为减轻参保人员的就医负担,我们采取分段分级报销办法,参保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就医,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在500元以下,报销比例为60%;超过500元的,报销比例为95%;参保人员在县级医院就医,报销比例为80%;在县外医院就医,报销比例为55%。另外,我们对普通门诊费报销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为60%, 单次门诊封顶线为30元,每人年封顶线为400元。村卫生所普通门诊费报销比例为60%,单次门诊封顶线10元,年封顶线是50元。
上杭县参保人员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目录内医疗费用超过500元以上的,报销比例为95%。 我们制定如此高的报销比例政策,就是引导参保患者合理就医。现在,小病到卫生院、大病到县医院、疑难杂症到大医院,已经成为参保人员的共识。同时,也激活了乡镇卫生院,缓解了县医院的就医压力。上杭县人社局负责人说。
截至今年9月底,上杭县职工参保住院9315人次,基金支出8461万元,每人报销医疗费9083元。城乡参保居民住院4.1万人次,基金支付9369万元, 每人报销医疗费2285元;特殊门诊8.5万人次,基金支付1398万元;普通门诊25.9万人次,基金支付645.4万元。
一个窗口办理 服务优质高效
为了给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上杭县将民政部门办理的城乡医疗救助、残联部门办理的残疾人医疗救助、老区扶贫部门办理的 五老人员医疗救助、卫生部门办理的特殊照顾人员医疗费用报销,以及大病医疗补偿等业务,全部由县医保中心负责,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给城乡参保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了方便参保人员就医,上杭县将所有医疗机构纳入定点范围。同时,他们还把福建省、龙岩市比较知名的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参保人员住院可以任意选择,并且享受直接结算。
上杭县医保中心负责人坦言: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后,参保人员的筹资标准从2010年的150元提高到2015年的470元,2016年将提高到600元;筹资总量从2010年的0.65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03亿元,2016年将达到2.5亿元。
上杭县不断壮大的基金规模带来的是参保人员受益面扩大:2010年受益的参保人员为4.5万人次,2012年上升到18.5万人次。截至今年9月底,受益的参保人员达38.5万人次,基金支付1.14亿元。统筹城乡医保制度,提高了基金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白砂镇参保农民傅某是一名糖尿病、尿毒症患者。谈到医保的好处,他深有感触: 没想到,我们农民也能享受医保待遇。在没有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前,我每次看病都是自己掏钱。现在看病吃药都能报销了!
上杭县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后,让很多像傅某这样患有特殊病的参保患者减轻了个人负担,让过去看不起病的大病患者住进了医院、看好了病。
标签: 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