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你了解多少?下面为大家带来相关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08]28号):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以岗位职责为要求,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以聘用合同为依据开展考核管理,对不适应岗位要求、不履行聘用合同内容的工作人员,可以调整或降低岗位、解除聘用合同,实现岗位能上能下,工资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如何体现单位用人自主权?岗位与职称有什么区别?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规定: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为充分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同时规定:事业单位拟定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以保证各级政府控制合理的岗位设置比例,优化人才结构,节约人员经费支出。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规定: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职称是指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资格条件之一,是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的评价,通过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程序确定。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