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保理赔全程协助,无忧保网您身边的保险专家!
【摘要】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只存在住宅面积上的交叉相同点,在其他方面来说完全是两回事,保障性住房的受众是低收入人群,而商品房的受众永远都是具有房子购买力的人群,这二者没有矛盾,所以对于房地产商,完全能够经得起保障房井喷式建设的冲击。
针对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的利润问题,万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亮就表示,原则上万科参与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只赚取每平方米1元的利润,但前提是必须纯代建,万科不进行垫资。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在未来5年内中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这对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刚刚在2010年度创下全球住宅企业销售纪录的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在广州媒体交流会上称,香港的公屋发展经验足以表明,未来的万科经得起保障房突起的冲击。
“在香港有60%的住宅是公屋,也因为公屋的存在,让香港很多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得到了保障,香港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稳定,这说明香港的公屋制度是成功的。”郁亮解释,“在内地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对房地产开发行业来说是必要的,当低收入群体有房可住,安居乐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的发展会促使更多的人有能力去购买商品房,从长远来说,这对房地产开发商是一件好事。”
郁亮不仅不畏惧保障房建设,还提出要在2011年寻找机会参与到广州市的保障房建设当中。“其实我们已经模仿香港的公屋制度,在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尝试建设‘活跃长者住宅’,也就是俗话说的养老住宅,主要提供给55岁到75岁之间的老人。”
郁亮称,接下来万科集团不在乎速度与规模,将寻找机会参与保障房建设。郁亮还透露,最近的调查显示顾客对万科的满意度为81%,忠诚度为71%。“顾客的忠诚度足以撑起万科的品牌,所以我们经得起保障房的冲击。”
“万科在某一个城市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万科的工期、建设等都没有问题,但是政府迟迟不能审定合格购买者的名单,从而导致万科无法进行财务结算,造成很大的风险。”郁亮解释说。
无忧保提示:俗话说受死的骆驼比马大,地产商经过多年的资金积累,在国家各种形式的大力打压下依然坚挺,所以前期的保障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无忧保向您推荐以下产品,供您参考。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