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买保险?无忧保帮您来挑选!
【摘要】达信(Marsh)保险经纪公司发布的《亚洲IPO风险管理》报告指出,监管风险、股东相关风险、交易服务商风险和员工风险成为中国企业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的核心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底,共有123家中国企业完成IPO;2011年余下时间,还有94家企业计划进行IPO。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亚洲其他经济体。然而,2011年以来,在美国上市遭遇集体诉讼的中国公司已经达到34家,中国概念股在海外频遭沽空,部分中国企业因此不得不推迟、乃至取消IPO计划。
这份由达信出具的报告将IPO风险主要归为四类:监管风险、股东相关风险、交易服务商风险和员工风险。
监管风险包括证券交易所对筹备IPO的要求逐渐提高、更多的公司治理责任、更加严格的监管审查、更苛刻的财务报告规定以及IPO后的内幕交易监管等。这就使得公司董事和高管需要担负起更多职责,面临更高的个人风险。
股东相关风险则来自于涉嫌对招股说明书进行误报、漏报或虚假陈述招致的法律诉讼。同时,IPO后股东数量增加以及新司法管辖区内的股东增加,提高了法律诉讼发生的可能性;而股价波动和盈利不佳也会招致股东不满从而引发索赔。
交易服务商风险主要指遭遇诉讼后可能要赔偿承销商。根据上市公司与投资银行的协议,如果遭遇诉讼指控,通常需要赔偿IPO的承销商和/或保荐人。该公司可能还要赔偿其交易服务商。
员工风险则是IPO后,养老金计划或员工期权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员工向董事和高管提起索赔。
此外,由于IPO风险与上市地点的法律环境紧密相关,在诉讼高发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寻求上市的企业须密切关注该国的法律法规带来得相关风险。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数据显示,在成为美国联邦证券集体诉讼案被告的所有外国公司中,亚洲公司占了大部分,并以中国公司为主。
报告还特别提出,IPO招股说明书本身就有可能招致诉讼。如果上市公司被指控涉嫌对招股说明书进行虚假陈述,不但公司董事和高管可能要对此负责,公司还可能要赔偿交易服务商的损失。如果投资者是受招股说明书吸引而购买股票,而后信息被披露为虚假信息导致股价大跌,当初买进股票的价格被人为抬高从而使投资人利益受损,最终会招致针对该公司的集体诉讼。
达信中国高级副总裁兼财务及专业责任险负责人魏钢表示,IPO本质上是一项非常特殊的交易,交易之前、之中和之后都面临着众多风险,特别是潜藏着长尾责任风险,IPO交易可能在一年之内完成,但索赔却有可能在几年以后发生。“这些风险需要公司股东、管理层和高管予以慎重考虑。”
虽然企业IPO面临的风险状况非常复杂,筹集资金仍然是公司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魏钢看来,通过恰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利用董事、高管责任保险(D&O)和公开发行证券责任保险(POSI)等解决方案来转移风险,有助于解除公司及其董事和高管的后顾之忧,促进企业发展。
但需要指出的是,董责险并不承保IPO交易相关的索赔,因此,计划上市的企业有两个选择方案:扩展现有董责险范围以承保IPO交易相关的索赔,或者投保单独的公开发行证券责任保险(POSI)。据悉,目前POSI在亚洲各国的普及程度有所不同。而在中国,随着国有企业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的上市,也刺激了对POSI的需求。从而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无忧保网在此给您推荐:
标签: 企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