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中短存续期新规发力 影响保费收入达5000亿

2018-01-21 08:00:01 无忧保

  【摘要】近期,保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引起了行业的广泛热议。有专业人士认为,这类似于保险行业的去杠杆,将保险业资本金的杠杆比例限制在了2倍以内。

  今年头两个月,包括万能险、分红险等在内的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销售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推动整个行业保费大幅增长。而近年来,以分红险、万能险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险资在二级市场的频繁举牌,更是引发了监管层对于一些粗放式发展保险公司潜藏风险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保监会在3月份出台了上述新规。新规较2014年初保监会出台的关于规范高现金价值产品有关事项通知严厉不少,可称得上保监会对险企负债端的最严监管。

  新规对整个保险行业的影响首先是保费收入。有保险公司高管表示,现在很多保险公司的中短存续期产品都已经下架,因为受制于资本金压力,直接就不能销售了。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此前也透露,新规对整个行业保费规模收入影响在5000亿左右。

  其次是对股东及资本的影响。按照新规,1亿元的资本金投入只能撬动2亿元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规模,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高。对一些因为中短存续期产品销售量过大,需要补充资本金的保险公司来说,它们的股东也会犹豫。

  而近年来,保险行业的大发展,吸引了各路资本的关注。项俊波在今年两会期间就公开表示,目前排队申请保险牌照的企业已达200多家。其中不乏大量上市公司。项俊波也强调,保险行业盈利需要7-10年,要是捞一把就走,那不行。股东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把保险当成“提款机”。

  在新规下,机构投资保险机构跟其它投资相比,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保险本身就是为风险提供保障,其本身更不能成为风险的聚集地,新规对于守住保险行业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中短存续期产品因为期限短,成本高,很多保险公司将资金投向了高风险高收益的二级市场。而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也使得保险公司承受着巨大风险。今年一季度,上证指数累计下跌幅度达到15.12%,有保险公司今年一季度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账面亏损金额达几十亿,偿付能力直接由上一季度的充足变为不足。

  无忧保提示: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上任以来,出台了多个相关规定稳定市场,但依然有不少保险公司利用保险监管漏洞,通过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加大资本金杠杆,冲规模。在监管及市场的压力面前,对保险公司来说,回归保障本质才是正途。

标签:   保费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