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减压

2018-01-28 08:00:01 无忧保

  【摘要】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市民关注,中央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来解决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中央提出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学界呼吁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减压,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构建以三大支柱为支撑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补充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其中,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基本上仅存在于央企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相关数据显示,全国1500多万的企业中只有7万多家建立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则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开始实施。

  基本养老保险无疑具有共济性,然而这也导致其运行效率不佳,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名义费率和实际费率的差距。为了少缴保险金,企业往往做小税基、偷逃税费—在中国较高的名义费率下,差距更大。“为什么费率这么高,替代率(注: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这么低呢?

  这是制度设计存在的问题。中国现在存在两个费率,一个是名义费率奇高无比,一个是实际费率很低,只有一半左右。但是名义上的费率在一部分企业里也是执行的,这就导致他们吃亏了,于是出现负激励,现有养老金的收入趋向减少。”郑秉文在论坛上指出。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一直不甚明确。由于历史原因和长久以来的支付压力,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一直空账运转,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都提出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这意味着中央希望能够兼顾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济性和效率。

  然而究竟如何完善个人账户,始终存在“做空”与“做实”两种争论。在多年“做实”试点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名义账户制成为比较务实的选择,但如何设计名义账户,学界也存在很大争议。


  华中师大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带头人孙永勇在此次论坛上表示,需要先把职工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搞定”,再在个人账户部分探索改革措施。孙永勇强调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减压,“整个社会对基本养老保险寄予了太高期望,另一方面,费率太高了,要降低费率。”他还表示,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账单可能更加严峻,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财政补贴等手段巩固。

  然而财政本身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论坛现场,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提到,现在财政“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候”。财科所前不久组织了一个全国分片调研,发现“有些地方已经没有钱发工资了,有些地方的养老金已经穿底了”。

  此前坊间一直流传,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在年底出台,郑秉文此前也表示过税收优惠政策“终于将要落定”,但2015年临近结束,该政策尚未推出,郑秉文称“有些变化,但不会推迟很久”。

  事实上,针对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在2014年1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所谓递延纳税,是指在年金缴费环节和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环节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将纳税义务递延到个人实际领取年金的环节。

  郑秉文强调,延税型商业养老保险需要建立在个人账户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顶层设计,即建立延税型的个人账户,而这一账户实质是投资型的个人账户,要“防止成为有税优的团险(注:有税收优惠的团体保险)”。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现在单靠政府已经扛不下去的情况下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别无选择,不然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养老危机。”刘尚希在论坛现场表示,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可以借此化解公共风险。“(公共责任和个体责任)真要分清楚很困难,但是这种前瞻性的认识需要理论指导。如果仅凭个人感觉,老百姓会认为政府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而政府则会说不能陷入高福利陷阱。如果形成这么一种对立的状态,最终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刘尚希说。

  无忧保提示: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运行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之一就是名义费率和实际费率的差距。业界呼吁基本养老保险需要减压,需要降低费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目前的养老危机。

标签:   保险养老养老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