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恒鼎实业1.83亿债或再陷违约

2018-02-04 08:00:01 无忧保

  【摘要】今年上半年,全国十大煤炭企业负债率已经上升到了66.5%,提高了将近10%。其中,恒鼎实业陷违约危机,连续的亏损,已经使这家公司的现金流岌岌可危。近半年以来,恒鼎亏损逾半,同煤集团、陕西煤化、河南煤化等多家煤企负债率超80%。

  继上月“10中钢债”成为国内首例钢企债务违约案例后,煤炭行业爆发债务违约潮的风险也正在加大。

  四川最大的民营煤炭生产企业恒鼎实业11月4日或将面临一笔1.83亿美元的公司债到期违约。

  资深煤炭行业专家、天健大宗煤炭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戴兵透露,国内煤炭行业遭遇市场寒冬,今年以来煤炭企业亏损是行业内普遍现象。“恒鼎的债务违约危机,只是煤炭业寒冬中的冰山一角,煤炭行业的违约潮,才刚刚开始。”

  恒鼎实业陷违约危机
  恒鼎实业10月30日的公告显示,在已违反一笔60亿在岸贷款协议的情况下,公司无力支付从一家中国银行借来的2.9亿元贷款(原本6月到期)。目前该公司正与债权方就豁免违约及重续(或延长)贷款进行协商。
  公告还披露,11月4日,恒鼎将有一笔票面利率为8.625%的1.83亿美元公司债即将到期。由于上述交叉违约等原因,“预期公司未能在届满日期支付票据本金或尚未偿付的应计利息。”
  公开资料显示,恒鼎实业于2000年5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立,到2005年时已成为四川最大的民营煤炭集团。该公司于2007年9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在境外主要资本市场IPO上市的民营能源生产企业。
  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市场已连续三年下行。曾经风光无限的四川“焦炭大王”恒鼎实业,随着煤价下滑成为“亏损大王”。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恒鼎总营收7.35亿元,同比下降1.16%,亏损额由上年度的4.24亿元,扩大至14.22亿元。
  今年上半年,随着减产及内部整合等“止血”措施实施,恒鼎的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截至6月30日,恒鼎实业上半年亏损3.9亿元(去年度同期亏损9.68亿元)。
  恒鼎10月30日发布的公告称,“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煤炭业的状况及商品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本公司一直面临着严峻的经营状况。商品价格低迷(尤其是煤炭价格)对业内多家公司均构成了不利影响及流动性挑战。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将继续受严峻经营环境的不利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因公司在四川及贵州省的煤矿贡献有限而维持在低位。”
  为应对上述状况,恒鼎已经采取了系列削减开支、精简机构及出售资产等措施改善现金流状况。其计划出售的资产包括:云南恒鼎煤业有限公司的50%股权、位于贵州省内的煤矿资产及位于四川阿坝州的锂矿股权。
  恒鼎实业称,公司一直在努力改善流动状况,包括通过银行借款或定增发债等多种渠道来募集资金。
  但戴兵指出,当前市场行情下,银行对煤炭、钢铁等亏损企业的信贷门槛非常之高,“除非是国有企业,政府可能会出面协调,民营煤企真的很难从银行融到钱。”

  亏损逾半 多家煤企负债率超80%
  在戴兵看来,恒鼎被曝光出的债务违约危机,只是煤炭寒冬中的冰山一角,“随着煤价跌到3字头,熬到今年第四季度,估计煤炭行业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会更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完成27.25亿吨,同比下降4.3%,但煤炭库存却已连续45个月超过3亿吨,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
  一直被业内称为最挣钱的煤企神华集团,利润也出现大幅下滑。中国神华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的总营收约为1314亿元,同比下降31%;归属股东的净利润约166亿元,同比下降44.1%。
  进入10月以来,神华为了在寒冬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已经连续6次降价促销,引得其他几家大型煤炭企业纷纷跟进“价格战”。
  而秦皇岛煤炭网的资深分析师李廷认为,神华等龙头煤企业降价促销背后,是煤炭企业资金链日益紧张的尴尬现实。

  无忧保提示:今年全国十大煤炭企业负债率上升,恒鼎实业遭遇了亏损过半的情况。恒鼎实业已经采取了系列削减开支、精简机构及出售资产等措施改善现金流状况。投资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投资态度,多做投资组合,寻求多种产品的投资方式,同时注意规避风险。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