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国内保险公司沉淀32年海外展业终起航

2018-02-09 08:00:01 无忧保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行业发展水平提升,各大保险公司在境内的投资机构逐渐增多。但在境外,由于多种原因,国内保险公司境外展业发展较慢。

  国内保险公司沉淀32年海外展业终起航
  近日获悉,中国人寿旗下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在新加坡设立一家寿险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亿美元。这也是国内保险业真正走向海外的开始。
  “此前国寿(海外)公司曾在香港、澳门设立分支机构,原则上还属于在国内部分。”国寿海外副董事长兼总裁刘廷安表示,国寿希望借助香港、澳门的开放市场发展海外保险业务,并非真正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资料显示,国寿(海外)公司经营业务包括寿险、投资和信托三大范畴。据了解,国内保险公司改革之后,出现产寿险分家走专业化路线,在上世纪90年代不断有民营保险机构成立,尤其在中国入世之后,大批国外保险巨头涌入国内市场,希望从中国这块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分得一杯羹。
  然而,面对国际保险巨头的介入,国内土生土长的保险机构却鲜有“走出去”的冲动。据了解,此前太平保险虽曾在海外不同国家设有分支机构,但均为太平保险由于历史原因扎根美国时所创下的天地。

  时机不成熟为出海缓慢主因
  事实上,早在2007年曾在越南设立代表处,有望成为海外“吃螃蟹”第一人。然而,时隔多年没有了下文,当地业务并没有开展。有分析人士指出,开展当地业务需要有当地政策的支持,否则将寸步难行。
  面对国内保险业海外行反应迟缓,阳光人寿总裁费一飞表示,保险业经营需要很强的专业性,由于国内保险业刚刚起步,国内险企在经营方面还没有成熟的理念、专业人才,专注竞争并不强的国内保险市场是正常的。
  “保险业很多经验是靠积累,寿险是靠精算和风险的控制,对数据处理的能力是需要积累的。”费一飞补充道,而我国停办保险业务长达20年之久,国内的险企还比较年轻,数据的积累需要一定的过程。
  “由于经验不足,保险业缺乏高效的资金运营渠道和手段,以及国内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产品开发体系,这也是保险机构迟迟未‘走出去’的缘由之一。”费一飞分析指出。
  2012年以来,保险业投资渠道不断放开,为保险业增强竞争力开路。“新国十条”鼓励中资保险公司尝试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为我国海外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这也是此次国寿作为老大哥率先走出国门参与海外竞争的政策支持。

  短期内重点支持国内企业
  此前国外保险巨头在中国市场多以服务本国在华企业为主,为企业及其员工提供各种风险保障。不过,保险机构跨国经营并非一路坦途,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扩张。
  某险企负责人表示:“在目前众多进军国外的保险公司中,并没有成功的案例。若大举进军海外市场,就要对目标国家的产业环境、文化、商务习惯等进行详细分析,而大多数保险公司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需求的产品,适应海外需求的风险,客户退保的风险管理也有待加强。

  无忧保提示:目前,国内保险公司沉淀32年后,开始在海外展业起航。近日,中国人寿率先探路在新加坡欲建分支机构,自此国内保险业才真正“走出去”。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