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沪港通推动保险资金实现全球配置

2018-03-02 08:00:01 无忧保

  【摘要】近来,沪港通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一大焦点,它与保险资金的配置也有着莫大的联系。据悉,近日有相关人士指出,要借沪港通实现保险资金全球配置。下面小编就为您讲述相关具体情况。

  9月26日,由《中国保险报》主办、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支持的第18期中国保险热点对话在北京金融街举行。

  围绕“沪港通:‘新国十条’背景下的保险资管新视野”这一主题,与会嘉宾就险资如何把握“沪港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QFII/RQFII与“沪港通”三者并存的机制对投资的影响等宏观层面话题,以及持股比例限制、税收、“T-1”机制等技术层面话题,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或对话讨论。与会嘉宾认为,长期来看,“沪港通”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发表主题演讲认为,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来看,“沪港通”对保险资产管理而言都意味着难得的机遇。他表示,从宏观层面来讲,“沪港通”本身是国家的一种战略性安排,是国家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一种探索。同时,“沪港通”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内地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等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宏观层面上,“沪港通”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健致辞表示,“新国十条”要求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在保证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前提下,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提高配置效率。按照“新国十条”确定的目标,2014年-2020年保险资金可运用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如何在构建稳定回报的基础上寻找更多超额收益,是保险机构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焦点课题。

  与会嘉宾认为,在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放开之前,“沪港通”是保险资产全球配置的里程碑,将使投资理念和国际更加接近,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中的最优选择,将为未来包括国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打下重要的基础。鉴于中国政府全面放开资本市场的决心,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更有效率地打造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主体,更有效地培育和激励中国机构投资市场的发展,是目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与会嘉宾指出,面对今天保险资金的巨量增长,保险资管业从资金的最终回报率等方面正在不断进行投资探索,但当前依然存在诸多约束。如果把约束比作坚冰,那么坚冰现在已开始慢慢融化,而“沪港通”就是促使其融化的一个热点。对保险资金而言,应该以此打通对接全球市场的通道,全球布局将使险资投资避免一些重大的风险,带来更多的安全性。

  无忧保提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沪港通”将使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标的、种类更加多元化,有利于提高和稳定国内保险投资收益率水平,推动保险资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配置。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