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外资不看好7月内地保险业

2018-03-24 08:00:02 无忧保

  【摘要】据了解,近日来在上市A股的保险公司半年内的收入即将公布,在行业内人们普遍看好同比增速好,结果出来后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但是外资企业的投资并没有就看好内地的上市保险业。

  出清了战略持股多年的中国平安股票后,汇丰控股再次减持业绩并不差的人保财险。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汇控针对内地保险市场的投资策略似乎是"进一步退出".

  港交所交易数据显示,7月2日,汇丰控股减持人保财险13939万股,变动后的持股比例由5.44%降至1.85%.减持后,汇控以"不再持有上市法团最少5%的股份的权益"对该交易进行了披露。

  近两年汇丰控股对人保财险的交易并不活跃。但近一个月来,汇控开始出现在人保财险的机构持股变动名单上。综合统计此间汇控在人保财险上的减持和增持行为可算出,汇丰最终净卖出了7800万股人保财险。

  人保财险6月份的保费收入公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该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13.19亿元,同比增长10.42%,业绩表现稳定。而上半年中国内地财险领域一个积极的改变是,《农业保险条例》3月起正式施行,我国农村保险市场进入发展新阶段,不少财险公司跃跃欲试。而人保财险由于进入市场较早,在内地农险市场的份额一直在50%以上。

  对于汇控选择此时卖出人保财险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从公开信息看,汇丰控股很可能是出于自身战略调整和资金需求。去年,在退出中国平安之前,汇丰控股已在频频出售在全球各地的非核心资产。

  7月9日,摩根大通在港交所减持274万股中国平安H股,总值1.34亿港元,使得该公司最新持股数降至8.99%.港交所的数据显示,除了减少手中的中国平安多头持仓之外,7月以来,摩根大通还通过大幅建立中国平安的空头持仓来防范股票波动风险。

  卖出中国平安的同时,摩根大通还表示看好内地财产险公司业绩。在不久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摩根大通认为目前内地寿险公司进入过渡期,相对而言非寿险公司具有较强的保费增长预期,给予人保财险"增持"评级。

  事实上,摩根大通7月以来加码财险公司迹象明显。港交所资料显示,7月2日,人保财险主要股东摩根大通增持该公司1781万股,耗资约1.5亿港币,变动后持股占比为5.1%.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外资机构在港股市场上对内地保险股延续了减持操作。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外资股东在港股市场上净减持内地保险公司约5亿股,这还不包括未进入港交所披露程序的苏黎世保险对新华保险的减持。据苏黎世保险集团近期公告,该集团旗下苏黎世保险已出售所持的新华保险9750万股H股,套现约22亿港元。

  目前,外资分享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成果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香港市场和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购买内地保险公司股票;二是在内地成立合资保险公司,获取保险牌照。近年来,随着内地保险市场进入调整期,在二级市场上,各类投资机构纷纷减持的同时,一级市场也有外资保险股东正在退出。

  据了解,全球保险巨头荷兰国际集团(ING)不久前将所持的中荷人寿股权转让给巴黎保险集团,这意味着ING将彻底退出中国保险市场。目前这一交易正等待保监会的批准。

  一位外资保险公司高管对证券时报小编表示,出售亚洲业务是ING的战略,ING此次交易并不意味着看空内地保险市场。不过,保险业确实是一个盈利周期很长的行业,外资进入之后不仅面临当地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还要承担母公司战略变更的风险,异地发展难度很大。

  今年6月,美国健康险巨头维朋(WellPoint)公司决意解散旗下上海康众企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退出内地市场。这传递出了另外一个信号。

  上海康众是维朋在内地的合资健康险第三方管理服务机构。2007年,维朋寄望以此种方式进军内地健康险,但5年的经营进展却并不顺利。目前上海康众虽然解散,但维朋寻找伙伴设立合资公司的工作还在进行之中。

  无忧保提示:一些外资企业的公司管理层表示,现如今新型的市场有其自身的特性,有些保险并不一定适合在中国发展。虽然中国内地保险市场虽然增长潜力很大,但是现在仍然在用外资机构带着新模式进入,创新不够!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