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中国养老制度建设可借鉴港台先进经验

2018-04-04 08:00:02 无忧保

  【摘要】虽然重阳节已经过去,但是传统的爱老、敬老不能丢失。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国家加大了养老制度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台湾以及香港也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养老保险体系。

  养老制度:体系完善规定细致
  在台湾,当局在早期为呼吁社会机构参与养老市场,所设定的条件相对比较宽松,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特别在1997年以后就开始对这个行业进行规范。以1980年公布实施的《老人福利规定》为始点,其后又陆续公布《加强老人赡养服务方案》、《照顾服务福利及产业发展方案》等文件,在1997年和2007年还分别修订了《老人福利规定》,而卫生行政体系自1997年开始,也陆续执行《建立医疗网第三期计划》、《老人长期照护三年计划》及《医疗网第四期计划》等方案。
  “现在台湾养老行业面临的问题反倒是规范得非常细致、严格,让很多企业做的时候觉得门槛太高、成本太高,甚至规定到每张床位要多宽。”一位业者如是说。
  香港养老制度是由养老金、日常生活、医疗、安全、养老机构及权益保障等多方面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养老金是核心问题。香港现有的养老金主要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综援”(类似内地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高龄津贴(俗称“生果金”)组成,这部分资金由政府财政统一支出,以现收现付模式进行;第二“支柱”统称为“职业储蓄”,也就是香港的“强制性公积金”和“职业退休计划”,这是香港的两大资金积累型的养老金体系,也是目前香港养老金制度的核心;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及家庭资助”,香港市场上有丰富的养老投资理财产品,在职人士拥有多种选择为自己的养老投资。
  有了这三大“支柱”,香港的养老金体系既建立了累计制的个人账户,又建立了社会养老金的公共统筹账户,兼顾了 “公平”及“效率”两大核心需求。
  不过,由于香港生活成本很高,现有的养老制度也并非完美无缺,老年人想实现安心养老,在制度的保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台湾长庚养生文化村探索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方式。安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发老年人的活力。

  养老服务:专业性强细节贴心
  医疗是养老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香港的公共医疗服务较完善,如果老人有需要,可以去公共医院排队。公共医院很便宜,水平也很高。如果是急病,公共医院视情况处理,但如果是慢性病,就会处理得慢一点,能承担的可以去私人医院。但目前私人医院收费高昂,很多人难以承受。
  此外,香港还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有专门的《社会工作者注册条例》,对于养老服务的社工做出了详细规定,当中要求只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注册人员才可申请养老机构专业岗位。目前香港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约3万人,其中专业社工约占50%。政策的监管确保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同时提高了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地位。
  一位从事老人护理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亲身经历了香港人养老观念的变化:“上一辈人会觉得送父母去养老院是非常不孝的,觉得是生离死别一样,但是这十年香港人的养老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是因为养老院的透明度高了,开放式的探访时间和管理可以让家人更方便探访,新一代的港人有更多的途径了解养老院的状况,院舍自身管理质素也提升了很多。”
  而在台湾,90%经营养老机构的企业都不是开发商,而是医疗机构延伸出来的。比如长庚就是先做医疗,经营了几十年后觉得老年是一个趋势,就开始做护理院、老年住宅,建造标准是美国提出的CCRC概念,即“持续照顾功能的退休社区”,包括从紧急医疗到慢性医疗到康复护理,从健康到半护理至护理甚至临终关怀,健康老人住进来后就不用担心以后去哪里。
  一位台湾业者一语道破大陆某些养老开发项目的弱点:“卖得不好是因为都把精力放在硬件上,开发商以为只要有无障碍公寓、有扶手、有护栏就行了,但不够。”他认为,真正能吸引老人的,一是医疗健康保障,二是丰富有趣的新生活。“老人住进来是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买房子。”所以硬件60分就够了,要在硬件的基础上增加服务。一是健康的服务,二是生活的服务,都是“细功夫针线活”。

  无忧保提示:国家要想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制度,除了要加强相关的医疗健康保障,还应该借鉴台湾及香港的先进经验,从而为我国的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标签:   养老制度养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