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投资路径有变化 再保险成为“香饽饽”

2018-04-19 08:00:01 无忧保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很多社会资本进入保险行业的路径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是一窝蜂的直接进入保险领域,而是转身抢占再保险市场。其中,泛海控股就率先建立了亚太再保险公司

  再保险牌照的诱惑
  社会资本投“保”路径的转向,源于保险“新国十条”的出台。保监会此后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态,将引导国内社会资本投资设立新的再保险公司。这意味着,中国再保险市场继加入WTO后逐步取消法定分保之后,正迎来以对内资放开为标志的新一轮开放。
  再保险,顾名思义是指“保险的保险”,是保险公司将其承担的保险风险部分分给其他保险机构(即再保险人)的行为,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扩大承保能力、减缓财务波动的重要手段。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以来我国再保险市场主体较少,中资法人机构仅有一家中再集团及其子公司,供给严重不足。
  市场人士将社会资本觊觎再保险牌照解读为“竞争不充分,机会亦更多”。简短点评的背后之深意是:再保险公司的边际资产利润率、边际所有者权益利润率可能要高于直保公司。根据业内人士提供的研究数据表明,直保和再保之间资源配置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存在一定的落差,这意味着社会资本在再保险上配置同样多的资源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就我国现状而言,随着大型工程项目的增加,客观上加大了对国内再保险市场的需求。这些工程项目往往具有大型风险和特殊风险,需要通过再保险提高保险保障力度。而作为保险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保险机构往往掌握着这个产业链最前端的定价权。
  这也是社会资本除盯上国内再保险牌照之外,同时也在觊觎境外再保险市场的动因。继复星集团在中国香港设立鼎睿再保险公司之后,中民投近日也收购了设立于百慕大的思诺保险公司全部股权。再保险正成为社会资本“突围”保险业的新突破口。

  诱惑背后充满挑战
  然而,与机遇相伴生的是远比直保市场复杂的多重挑战。一位再保险业资深人士感慨称,筹集资本并不难,但真正把它做起来却非易事。
  上述一席话道出了再保险市场的特殊性。相较之下,再保比直保更专业、更复杂,但眼下正面临人才严重匮乏,产品及技术缺乏创新,对再保险人信用风险、离岸再保险人及再保险经纪人等监管存在不足等问题。
  因此,涉足的社会资本理应做好“盈利周期恐长于市场预期”的心理准备,短期内可能难以为股东带来投资回报。
  另一方面,如何避免大股东对再保险公司现金流的控制,如何审慎应对产业资本和再保险资本的融合等,这也是社会资本涉足再保险市场所带来的新问题。与直保公司类似,再保险公司也具有金融投资的性质,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的现金流。
  而这一切则有待于再保险监管顶层设计的出台。有保险专家对此建议,应建立和完善再保险公司的资本监管制度,把好再保险市场准入关,在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再保险市场的同时,必须阻止不具资质的投资主体进入。同时,在内控制度上要在再保险公司及其背后的产业资本之间建立防火墙,严防不正当的关联交易,防止大股东挪用再保险资金,侵害再保险公司、原保险公司以及被保险人的利益。

  无忧保提示:随着“新国十条”的出台,保险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黄金时期。再保险作为风险转移的一种形式,在近期也受到了众多社会资本的青睐。再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所以国家应该完善再保险公司的资本监管制度,维护保险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标签:   保险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