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互联网金融资产陷入道德危机

2018-04-21 08:00:02 无忧保

  【摘要】21世纪互联网发展的时代,金融业也利用互联网发挥自身的优势,但是互联网金融业一些企业的资产也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2013年底,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论坛上表示,对于中央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感到欣喜,但他同时指出,抽象化的理论文件落到实处并不容易。

  首先他以互联网金融为例,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并不热,在中国为什么这么热?影子银行在中国为什么如此庞大?这跟监管方把银行利率压得很低有关,这给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发展机会。中国目前的风险定价完全是混乱的,投资人也缺乏风险意识,就连理财专家都只按理财产品保证的投资回报来作为唯一的购买指标。“因为政府强调维稳,必须实现刚性兑付,使得风险高和风险低的产品都没有风险,这样金融机构总是可以犯错,市场化很难推进。”陈志武表示。

  就在论坛开幕前几天,中国信达在港上市,受到资本疯狂追捧。信达作为处理不良资产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从诞生起就肩负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使命,但这项本应2009年就该结束的使命,非但没有结束,还越做越大,甚至还从金融行业内扩张到了金融行业之外。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从政策性的专门处理坏账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商业化的金融控股集团转变。

  “信达上市以后,让各级地方政府都开始想要建立自己的本省市的资产管理公司,本地又多了一个可以到香港、A股、到美国上市的一个平台。”陈志武表示,这不得不让人担忧这将刺激地方政府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本来应该减少不良资产,现在有了这样诡异的激励架构,地方政府会不会为资产管理公司提供更多的坏账?为将来的上市提供更好的机会?这将带来了巨大的道德风险。

  另外,陈志武还提到,根据2012年财政部推出的六号文件,每个省只能成立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理本省坏账,同时只能采取资产重组的方式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为什么只能有一个?为什么民营资本不能组建?为什么不能组建不良资产交易平台、中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任重道远,需要更深入的体制改革。

  无忧保提示:一些公司为了发展经济,抢占市场份额,可能会以牺牲消费者的某些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作为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更多保险资讯,尽在无忧保网。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