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保险业收购案例频发 受宠源于基本面改善

2018-06-14 08:00:01 无忧保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投资活动也更加频繁。去年以来,保险业频频发生收购案例,保险股权交易活跃。

  保险业收购案例频发
  从挂牌产权交易所到争相购买,保险股权交易目前变得异常活跃,且交易对象也走出了国门。2014年1月复星国际以合计1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82.71亿元)的购买价收购葡萄牙最大的保险公司
  2014年10月13日,安邦保险宣布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这是中国保险企业首次100%收购欧洲保险公司股权,FIDEA保险公司是比利时保险市场的知名品牌,偿付能力长期保持充足,这也为安邦拓展欧洲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2014年11月28日,内蒙君正、明天系、国美集团等实力机构共同参与华泰保险股权的竞价。最终,内蒙君正赢得胜利,于2014年12月31日发布公告称,拟以人民币45亿元收购华泰保险15.29%的股份,将成为华泰保险第二大股东。45亿元的挂牌价购得华泰保险61491.62万股,其收购价已高达7.32元/股,较3.57元/股的市场估价大幅溢价105%。一方面体现出内蒙君正构建金控平台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保险股权正变得抢手。
  进入2015年后,收购保险股权的动作变得更加频繁。今年1月16日,天茂集团拟定向增发98.5亿元,用于收购国华人寿43.86%的股权,并对其进行增资,最终实现绝对控股,天茂集团借此变身为炙手可热的金融股。截至1月28日,天茂集团已经收获9个“一字涨停”。
  紧随其后的是上述提到的阿里巴巴将入股新华保险的传闻。1月22日,泛海控股也发出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收购民安保险的部分股权。这是泛海控股继控股民生证券、参股民生信托、拟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时富金融之后,在金融领域的又一重大收购动作。

  受宠源于基本面改善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市场对保险公司的态度出现180度的大转弯。某私募基金非银金融研究员表示,A股市场投资风格的变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香港的保险股相对A股一直存在溢价。比如说,中国平安在香港的溢价约为10%至15%,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前两年A股市场属于存量博弈,保险股盘子过大,股价涨不上去,投资者都去拥抱成长股、概念股,而香港市场的资金利率相对较低,并且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所以ROE(净资产收益率)较好的保险股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投资品种。
  据了解,受2014年初“诚至金开1号”信托兑付危机的影响,部分高净值投资者开始认识到信托“刚性兑付”迟早被打破,会有本钱不保的风险,因此转向投资更安全的保险产品。在2014年的“保险开门红”中,超大单购买者明显增多,这使得保险公司保费增长进入近几年不曾见到的高速期。上述研究员表示,保费的高速增长为保险公司的利润提供了基础,另外从投资端看,保险公司2014年投资债券、股票的收益不差。如果未来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2015年仍将是牛市,投资收益仍值得期待;另外,保险资金的久期较长,现金流稳定,适合对接长久期的资产。比如说,某保险公司投资某省市的基建工程,由当地财政局做担保,虽然属于非标投资,但是稳定收益率在6%~7%,相较一些债券的收益更好。
  更重要的是,对保险业来讲,一个十分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下称“偿二代”)将进入试运行阶段,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今年1月24日曾表示,“偿二代”将进入试运行阶段,暂定为期一年,计划于2016年1月份完成“偿一代”和“偿二代”的切换。北京某券商非银行金融分析师表示,实行“偿二代”,势必大量释放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偿付能力基本能翻倍,并重新打开业绩上升空间。这些钱即使只购买固定收益产品,投资收益也将十分可观。

  安邦保险“有钱任性”路线
  有钱任性的土豪总是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安邦保险一连串的大动作,也为保险业的高关注度作出不小贡献。2014年安邦保险异军突起,除了强势入主民生银行外,还增持招商银行股份,举牌金融街、金地集团两家上市公司,以及大手笔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比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成为保险业最瞩目的焦点。安邦保险近几年一直走的是“资产驱动负债”的发展路线,其在2011年取得成都农商行控股权,实现会计并表后,资产规模暴增,投资资产规模亦随之大增。此后,安邦保险相继揽得银行、金融租赁、证券等数张金融牌照。截至2013年底,安邦保险总资产约5800亿元,其中成都农商行以4293亿元的资产规模占据近七成。有相关报道指出,目前安邦保险总资产接近1万亿元。基于上述发展路线,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其对民生银行的操作手法会像成都农商行一样,实现并表是重要目标。上述私募基金研究员表示,安邦保险与其他保险公司不太一样,其他公司是负债驱动型的,先有保费收入后购买资产,而安邦则依靠大量的资金走出不同的路线,此前并没有类似的成功先例,后期发展难以预料。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安邦收购资产的时点很不错,都是在PB(市净率)很低的时候买入,其资产负债表将会十分漂亮。

  无忧保提示:目前,“偿二代”打开业绩空间,我国保险业收购案例频频发生,保险公司受宠源于基本面改善。在保险市场上,安邦保险激进的投资风格诠释“有钱任性”。

标签:   案例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